第A09版:二泉月·书苑

胸中丘壑,腕底波涛

廉泉致张謇函解读

  | 江芯露 文 |

  《南湖遗墨》,廉泉先生信札墨迹,无锡乡贤钱孙卿(基厚)以原件纂辑成册,并精心装帧,题签题跋,为后人留下一代名士的馨香墨痕。

  廉泉(1868—1931),字惠卿,号南湖,又号岫云。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正科举人。1896年任户部主事,翌年荐升户部(度支部)郎中。1904年冬,因不愿周旋于清末官场的浑溷污浊,辞官南归,寓居上海。1906年在上海创办文明书局,编印出版新式教科书和文学艺术译著,对国内新学的兴起别有贡献。1914年东渡日本,在东京开设扇庄,经营书画,在神户开办扇面美术馆,并编印《扇面大观》四巨册,引发热烈反响。他本人精诗文,善书法,尤以书画金石鉴赏为长,与日本文化界名流诗赋唱和、书画品鉴,对中日文化交流产生一定影响。

  《南湖遗墨》辑存廉泉致钱孙卿的信札8通(其中一件为《沈叔玉与廉南湖书》,当为廉泉某函的附件),以及廉泉印制的照片12帧,也包括8通信函及相关图片,被称为“写真通信”。钱孙卿在为此册题写的跋文中,盛赞廉泉的书法:“蝇头小楷,绝不苟简。人谓南湖文采照耀,庶几有魏晋人风致,而不知其笔墨谨严,不苟若此也。斯亦可以觇其生平矣。”钱基博、钱基厚兄弟早年受邀在廉氏小万柳堂设馆,“为其子女授读有年”。后基博执教无锡国专等校,成为国学名家;基厚服务社会,折冲政商之间,亦地方一言九鼎人物。廉泉生前一直与两位有书信往还。

  这一函册中写真通信的第七通,为廉泉致张謇函,乃现今所见唯一一件以墨迹影印留存下来两人之间的通信。信中意思是为无锡书法家裘昌年的润格广告,求请张謇予以倡导而列名。信文为:

  “同乡裘岐伯昌年,书法在王梁之间,今拟来沪鬻书自给。欲得我公提倡,于广告中谨列大名,以增声价。苏戡已列名,且曰:吾一列名,使人多得钱,吾何乐不为?想公亦同此情也。”

  信后还抄录了裘昌年自订润例小启。此信为一位初到上海的地方书家代言,祈请名重一时的状元公为之推介,体现了廉泉乐于助人、提携后进的一片热忱。

  裘昌年(1869—1931),字岐伯、公岐,号让翁、岸桥道人。无锡沙巷裘氏虽算不上地方望族,但在近代也是名人辈出,尤以梁溪七子之一的裘廷梁(葆良)最为著名。他曾任锡金学务公所总董,主持兴办新学数十所,推动无锡新式教育的起步发展;创办《无锡白话报》,译介国外新思想、新文化;建立中国近代第一个白话学会,向民众传播现代科学知识,不仅扩大维新变法的思想阵地,也为后来的新文化运动开了先声。受他影响,裘毓芳(梅侣)、裘昌运、裘维裕、裘维莹、裘维蕃等裘氏族人相继走上教育救国、科技强国的创业奋斗之路。裘昌年即为裘廷梁的族侄,中国第一位女性报人裘毓芳的兄长。

  裘昌年少以文章闻名邑中,在跟随裘廷梁举办新学、编辑报纸中接触到新的社会文化思潮。后进入江阴南菁书院学习,更受到诸如吴敬恒、廉泉等人的熏陶,成为倡言变革改良的新派人士。吴敬恒在回忆这一段人事交往时曾说:“无锡诸人每日夕必聚市间茶舍名春源者,据其一隅之晚红晴翠楼,对九龙山暮霭,杂谈训诂词章至嚣,辄引邻座惊怪。”这就是所谓“春源党人”的出处。其时丁宝书、丁福保兄弟,裘庆年、裘昌年从兄弟也在其中,而“隐隐领袖其间者则为廉泉”。由此可知,廉泉在南菁时即与裘昌年相熟识。

  裘昌年初到上海时以卖字养家。壮年时曾入军阀孙传芳之幕任幕僚,后厌倦这种寄人篱下又戎马倥偬、任人驱策的生活状态,便辞职回到上海,仍以售字自给。他在《自定润例》中所说:“比岁……周历鄂粤皖湘,车马劳人,风尘瘁我,揽镜自视,华颠半斑,牵裳就躯,衣带日缓……”正是对自己艰窘状况的真实描摹。裘昌年工书法,为无锡近代知名书家之一,书体以欧阳询为根柢,又习李邕李北海而得其神髓,参以古碑名帖,自成一格。其书作结构紧密,劲气内敛,运笔规矩而不失洒脱,在飘逸中见豪爽。当时沪滨求书者络绎不绝,无锡鼋头渚入口处的“横云小筑”,蠡园原有之“湖上草堂”,也留存了他的笔墨。

  廉泉致张謇函落款日期为“丁未八月廿日”,也即1907年9月,此时的张謇正处于兴办实业、兴办教育的巅峰时期。他与廉泉的交往并不很密切,但对这位活跃于社会上层、仗义助人的文化名士多有认可,允请而为裘氏作标榜自在情理之中。而廉泉借助文明书局的优势,将信函以写真法制成照片,分赠好友,本身就造成一种广告效应。在信尾,他特意注明:“此写真通信法小万柳堂始发明。左方图影乃通州师范学校也。”信件照片中的通州师范,校舍俨然,水光潋滟,树影婆娑,也是对张謇和他的事业一个由衷的致敬。因为在张謇的心目中,“师范乃鄙人血汗经营之地”,有着特别重的分量,“家可毁,不可败师范!”

  一直以来,廉泉被称为无锡近代书画界的“伯乐”。他推荐吴观岱为清皇室画像,介绍杨令茀进故宫临摹历代名画,资助徐悲鸿去法国留学、去日本访问等等,已为人们所广泛知晓,而为裘昌年的笔单援名人大家联署,只是他平素助人故事中的一例。他对朋友、晚辈热心奖掖、扶助,为他们的成才成名作梯航,构成他待人处世的鲜明品格。当年,廉泉曾为吴观岱的《觚庐画萃》题诗,有句云:“胸中丘壑千秋业,腕底波涛九派分。”今日展读多位名家笔下的波涛丘壑,依然可以感受到廉泉先生发自胸臆的霖雨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