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山湖快被抽干了,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抽宛山湖的水?”“准备在这里建新景点吗?”……近日,江南晚报新闻热线88300000、江南晚报官方抖音号(抖音号:WXJNWB)接到多名读者关于宛山湖的咨询。4月11日下午,记者从锡山区水利局、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城管局获悉,抽水区域主要集中在宛山湖核心湖区,是为该区域实施生态清淤做准备,这也是首次对该湖区实施干河清淤,后续还将开展生态修复等工作,预计今年10月份宛山湖焕新回归。
【探访】
宛山湖抽水,引来“捕鱼达人”
4月11日下午,记者来到现场时,横跨宛山湖的长吉桥上停放着10多辆车,围观群众三三两两靠在桥栏旁看热闹。站在桥上,往东南方向看过去,目之所及区域内,约三分之二的湖区抽水较多,露出了湖底淤泥。尽管沿岸设置了围挡,但有几处已被挖开了口子,不少人从中钻过去,进入湖区水洼和剩余的浅水区内捉鱼、摸螺蛳、捡河蚌,其中有些人穿着水裤,带着水盆、橡皮筏等,“装备齐全”。
在桥上围观的唐女士告诉记者,她家住新吴区,在网上看到很多人在这边抓鱼,就跑过来看热闹。“今天的人可不算多,”一旁的周先生是附近居民,他说,自从宛山湖抽水后,每逢周末,长吉桥两边都停满了车,“有的是来看热闹的,有的是来摸螺蛳抓鱼的”。他在附近住了多年,这是他第一次看到宛山湖抽水。
【回应】
生态清淤,为宛山湖“排毒疗养”
“抽水作业主要在九里河以北的宛山湖核心区,是为该湖区生态清淤做准备。”锡山区水利局水利规划与水土保持科科长陈新峰介绍,近年来宛山湖水质在Ⅲ类、Ⅱ类之间波动。锡山区水利局等部门联合专业机构对宛山湖“体检”后发现,水质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在湖底——受周边农田退水、河道多年未实施清淤作业影响,宛山湖淤泥存量较大,部分底泥氮磷营养盐含量较高,会对水体产生内源性释放污染。
相关部门经“会诊”后认为,在外源污染有效治理和控制的前提下,对湖底污染底泥实施生态清淤,能够有效削减内源污染,促进宛山湖水体水质改善,为宛山湖水生态修复奠定基础。
清淤34.29万方,将无害化处理再利用
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城管局工程管理处副处长黄高峰介绍,宛山湖清淤整治工程的施工范围主要集中在宛山湖北部核心区水域(九里河以北湖区),面积约0.73平方千米,清淤量共计34.29万立方米,主体工程包括生态清淤、航道疏浚、拦截构筑物布设、临时底泥厂建设、底泥脱水干化、余水处理和干化土外运等内容。
其中,生态清淤和航道疏浚均分区域采取干、湿清淤作业,目前抽水的区域主要是采取干式清淤,靠近联福路的湖区已开始清淤作业;湿式清淤区域无需抽水,采用环保绞吸船清淤作业。清出的淤泥现场脱水干化后,将送至专业机构再处置,能够100%实现淤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清淤+修复,预计10月完工
“这次的清淤工程是宛山湖生态系统治理项目的组成部分。”黄高峰表示,清淤作业结束后,相关建设单位会通过投放鱼苗、种植水生植物等方式,修复、重构宛山湖的水生态系统,提高水体自净能力。预计生态系统治理项目将于今年10月份完工,届时,宛山湖将焕新回归大众视野。后续还将对宛山湖沿岸景观进行提升,建成“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文昌人和、长治久安”的美丽幸福宛山湖。
【提醒】
泥深最高超2.8米,请勿靠近
此外,记者了解到,为保护宛山湖内的原生态水产,在抽水期间,新联村村委会联合水利、城管等部门,已对宛山湖内的鱼虾等原生态水产进行集中捕捞、暂存,待工程施工结束后,会将它们重新放归湖内。
相关部门提醒,宛山湖主湖区底泥分布范围广泛、淤积程度较为可观,最大泥深超过2.8米,全湖平均泥深约0.63米。工程实施期间,请广大市民耐心等待,切勿靠近施工湖区或入湖区捕捞,以免发生意外。(晚报记者 刘娟/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