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看无锡

取名“为了八十八万彩礼开的小碗菜”

餐饮店开始用店名“整活”?

  近日,有读者反映,某商场内一家餐饮店门头上写着“为了八十八万彩礼开的小碗菜”,与周围一众店面相比,显得格外特殊。店名可以这样取吗?背后有什么故事?记者进行了探访。

  该店位于锡山龙湖商业广场,乘坐电梯到商场二楼,红底黄字的吸睛门头就映入眼帘,店门左侧摆了一张桌子、几把座椅,有骑手正在坐等商家出餐;右边地面上堆放了几份已经打包好的外卖。“没有什么特殊的故事,就是博个噱头。”被问及为何取这样一个店名时,商家说道,他家的孩子马上要结婚了,不用考虑彩礼,取这个店名主要是“好玩”。据了解,该店在市场监督管理局备案的实际名称为“锡山区东亭某某餐饮店”,但无论是门头还是在外卖平台上的店名,用的都是“为了八十八万彩礼开的小碗菜”。

  记者发现,在无锡像这样“名证不一”的外卖商家还有不少:梁溪区一餐饮店在外卖平台的店名为“重生之我在无锡卖盖码饭”,经营许可证上的登记名称是“梁溪区某某餐饮店”;经开区一餐饮店在外卖平台的店名为“谁懂啊·五花肉卷巨好吃”,经营许可证上的登记名称是“经开区某某小吃服务店”……

  说法

  外卖店名能随便取吗?

  外卖店名可以和经营许可证上登记的名称不一致吗?记者以商家的身份拨打了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电话进行咨询,工作人员表示,虽然并无法律明文规定,但建议不要这样做,后续商家有可能因“在商业宣传上使用了与自己营业执照上不相符的名称、对消费者产生误导”为由受到投诉,在出现纠纷矛盾时,相关部门会根据“诚实信用”的原则来处理具体问题。工作人员还提醒道,在平台上使用此类名称需经平台审核,建议再咨询下平台意见。

  记者又以商家身份拨打某外卖平台官方客服电话进行咨询。工作人员表示,商家入驻平台需要具备法人身份证、营业执照、餐饮服务许可证或食品经营许可证,根据平台要求,线上店名需要同经营许可证等证件上的名称保持一致,“要求是这样,但您有需求的话,也可以尝试一下。”

  餐旅文化学者都大明认为,这一现象与近年来流行的“打卡”文化有关,在这样名字奇特的餐饮店消费对部分消费者来说算得上是一种“打卡”行为,商家们取一些“博噱头”的店名也是在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但这种热度很快就会过去”。都大明说,一家餐饮店能不能存续下去,关键在于东西好吃不好吃、卫生不卫生,对于在店名上“博噱头”一事,大家要理性看待。

  (晚报记者 李旭/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