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看无锡

戴军:沉醉乡土风情 悦以生命贴合

  本期访谈作家 戴军

  1969年8月出生,中国作协会员,无锡市作协副主席、宜兴市作协主席。现为宜兴市融媒体中心报刊部编辑、主任记者。所著长篇非虚构作品《心谣》入选2022年12月文学好书榜;另发表有报告文学《青山白塔》、散文《民谣深处》《纸上的立命与安身》《借一双诗歌的翅膀》、小说《长满苔藓的天井》、评论《草长莺飞的诗意书房》《大匠运斤的气脉神韵》等,散文《眉宇之间是故乡》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21世纪年度散文选(2019)》。

  今年3月新一届太湖文学奖揭晓,《心谣》上榜,这部长篇非虚构作品聚焦宜兴广泛流传的民谣而展开丰富故事,是宜兴女作家戴军吸吮家乡文化营养、融合个人文学感悟所得。生长于斯,不断举灯打量家乡文化瑰丽之微末细节,她沉醉其中,与自己生命最贴合的艺术形式愈近愈亲。

  源于兴趣,成于积累

  “我们的情感、命运、思想和信仰都是文学最为关注的内容,文学就是人的灵魂脱离平庸的肉身,站在一定高度对自身的反观,还有对人性的思索和拷问。同时,文学又是一种审美的呈现,它能引起人的共鸣,让人从中得到情感的宣泄和慰藉。”戴军与文学的结缘要从父母营造的家庭氛围说起,“他们都喜欢文学,《红楼梦》更是母亲数十年来的枕边书”;另一方面受益于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文学热,“那时身边的邻居哪怕只是工厂女工,也订阅着《当代》这样的文学刊物,转头就成了我的文学启蒙读物,约摸是在我小学五六年级时”。

  后来戴军求学自然而然选择中文专业,徜徉于文学花园,也在老师的鼓励下写诗。比如,她有感于诗人舒婷现代诗的寓情于物,仿练习作投于校刊发表;她被作家三毛独立女性的人设吸引,经常研读其作品,获悉其突然去世,于震惊之余思绪万千,遂写下纪念文章,由此开始了散文的创作。

  1995年戴军进入宜兴日报社成为记者,尽管因工作较忙没有太多时间从事文学写作,但回过头来看,当记者有更多机会了解社会、增加阅历来完成必要的积累,“之后当我进入副刊部工作,策划相关文学主题版面乃至执笔写作时,无论是散文、小说、报告文学,丰富的素材给予了我有力的支撑。”

  爱上民谣,提炼价值

  “借着从事报纸副刊的编辑工作,从太湖之滨到宜南山区的宜兴民歌民谣海量资源入眼,为我打开了一个了解地方文化的窗口。”戴军以《心谣》为例,朗读了书中提及男女对唱《鱼做亲》的一个段落,并讲述有别于传统视野的文化观察新角度,“宜兴之所以是文化古城,除了纵贯古今璨若星河的历代文化名人,不能忽略蔚为大观的民间文化。其中,民歌民谣是历代以来宜兴百姓集体创作的口头文学,朗朗上口、好听好记,各具特色、深受欢迎。”

  在发掘更多宜兴民歌民谣的过程中,戴军对它们的价值有了提炼升华——在教育和资讯都不发达的年代,民歌民谣被赋予多种功能:教化、娱乐、表达情感等等;更重要的一点,民歌民谣跟老百姓是一种血肉相连的关系,是他们精神世界的写照。“自然万物,世间冷暖,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无一不可入民谣,我们也在民谣中看到祖先的身影,看见自己的心事,遍览人生百态和民俗风情;民谣之于我,就像是在宜兴大地上生长的禾苗和大树,给予我们馈赠,是宜兴人的骄傲。这些正是触动我写《心谣》的原因。”

  新作在创,情愫深怀

  思绪从民歌民谣中拉回,戴军继续关于文化建设的阐述。“当下,文学圈也在热议‘破圈’这个词,我的理解是文学要通过数字化这样一个转化,或者是向舞台表演艺术的转化,使得文学能够吸引更多读者或受众。”她觉得这样的做法非常好,“无锡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等基地近水楼台。我希望各方高度重视在这方面发力,共同推动把无锡作家的作品传播得更广。”

  谈到《心谣》之后的创作,戴军介绍,一个新的非虚构文本《供春回家》正在创作中,“熟悉紫砂的朋友应该对‘供春’这个名字不陌生,他是紫砂的开山鼻祖”,历代紫砂艺人都会仿制供春壶,久之形成了一个行业传统,且紫砂艺人们仿制的供春壶不尽相同,甚至每个人不同时期仿制的供春壶亦有变化。“每把壶融入了艺人们对‘供春’的理解,融入了自己的艺术风格,所以才如此有意思。”她的目标明确,“写出围绕‘供春’壶而生的紫砂技艺、紫砂文化以及紫砂精神的传承。”

  藉此戴军更萌生出一种情愫,“我觉得文学和人的生命是贴合得最紧密的一种艺术形式,我的人生已和宜兴乡土风情胶合,一往情深,浓得化不开”。

  (晚报记者 何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