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秒读

三伏天饮食有讲究 中医建议适当吃点“苦”

  进入三伏天,很多人就会受到“苦夏”的困扰。此时,适当吃些苦味食物,可以起到解热祛暑、消除疲劳等作用。哪些苦味食物既营养又健康?哪些苦味食物可能存在健康隐患?

  温州市中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中医师何璠介绍,中医认为,夏季属火,与五脏的心相应,炎热的夏季不少人有心烦、便秘、尿黄、口舌生疮等心火炽盛的表现。苦味入心,能泄、能燥,具有清热、通便、降气、燥湿的功效。现代医学认为,苦味食物如苦瓜、苦菊、芹菜、莴笋等所含的生物碱因具有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等药理作用,是夏季天然养生品。

  “苦味食物虽好,但也要注意用量,一周吃2至3次即可。”何璠解释,过于寒凉的食材虽然能清火,却容易伤及脾胃,很多人在不清楚身体条件时盲目“吃苦”,苦寒败胃,会引起食欲不振、腹泻等一系列症状,所以不是人人都适合在夏季“吃苦”。经期女性、体质差的人群、脾胃虚寒的人群更应谨慎“吃苦”。(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