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看无锡

单产、总产、面积“三增”

夏粮喜获丰收

  本报讯 近日发布的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夏粮生产数据显示,今年无锡市夏粮亩产、总产分别达328.1公斤、18.6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3%、2.9%。其中,亩产为2016年以来最高,总产为2019年以来最高,为端牢“饭碗”、保障粮食安全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走进锡山区东港镇港南村,曾经的2800亩红豆杉基地已“华丽变身”,复垦还田后增加粮食种植面积2000多亩,为粮食稳产增产打牢了“地基”。“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土地平整度好,连片程度高,机械作业率大大提升。今年小麦亩产约430公斤,比去年增加了10%左右。今年从育秧准备到后期插秧等流程都已实现机械化操作。”港南村党总支副书记张玲琳指着身后随风摇曳的稻田,信心十足地表示,根据目前秧苗的长势来看,今年秋收达到预期产量应该不成问题。

  近年来,我市粮食面积稳步增长,今年夏粮面积同比增长1.6%;前两年新建或改造提升的高标准农田达20万亩,为前10年的总和。部分开发边界内的低效用地也被“唤醒”,有力增加了粮油作物面积。数据显示,今年仅滨湖区水稻面积就达2400亩,较2020年增加了1400多亩。

  无锡夏粮丰收的背后,离不开装备技术和农业设施设备数字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目前已建成智慧农田、无人农场10多个,辐射种粮面积10多万亩。据悉,无锡的大田作物农业机械化全程机械化率已经超过85%。

  今年以来,我市各级农技部门培训指导500多人,较以往明显增加,带动上千户小农户及时采用绿色生产新技术。今年小麦产量普遍提高,最高的田块达600公斤。面对眼下的高温“烤验”,我市各级农技部门已加强调度和现场指导,最大限度减轻持续晴热高温天气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夯实水稻丰产基础。 (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