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区长安街道在无锡市的东北面,与江阴接壤,一条长安老街贯穿了当地发展的脉络。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长安老街进行升级改造,逐渐发展成如今的模样,短短几百米的老街上,最多时聚集了超过200家商铺,一派现代化集镇的气象。如今,这里虽然褪去了古老的印痕,但当地人依然称之为长安老街。
长安老街上有座长安桥,将老街分成了东街和西街,而长安桥也是长安名字的由来。如果时间再往前拨动,桥东为金匮县,桥西是无锡县。目前,老街上的长安桥是后来新建的,原先的老桥成了新建的长安桥的一部分,从桥上走过,一脚是现在,一脚是历史。
曹德茂是此行的向导,据其介绍,长安桥下的河名为漩溪浜,是长安的母亲河,而长安古时也称漩溪。据史料记载,在宋代以前,漩溪沿岸就已形成了集市。到清朝乾隆年间,长安兴盛一时,不长的漩溪浜里有十余座码头,因此有“进浜十码头”的说法,长安桥便是建于此时。当时,长安桥往南不远,还有保安桥、万安桥,三座拱桥又构成了长安“一浜三环洞”的景象,桥的名字也有“万保长安”之意。遗憾的是,万安桥已经损毁。曹德茂说,长安地区有不少描述当时盛景的俚语,如“一宅跨两县”“九间一屋脊”“三间一条沿”等,其中“一宅跨两县”说的是当地的大姓季氏,保安桥上原先有一座季氏的宅院,正好横跨金匮县、无锡县;“九间一屋脊”是描绘一座老建筑,一条屋脊下建有九间房。
一直走到长安老街的最东端,是“无锡县解放会师地”纪念碑。1949年4月20日子夜,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九军八十七师在江阴一线突破国民党江防阵地进入无锡。23日上午,随军南下的无锡县干部大队,在张卓如等带领下,与坚持在无锡斗争的赵建平、江革等在长安桥胜利会师。这块碑正是纪念这一历史事件。
如今,老街旁还有明末清初的老房残存。随着发展重心西移,这些年来,长安老街上的商铺也少了很多。曹德茂介绍,目前长安老街已经被纳入当地的开发规划中,老街将在未来以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甄泽/文 朱浩/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