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2024年夏秋季望虞河引江济太应急调水正式启动。无锡水利部门提前开启九里河、北兴塘、伯渎港等望虞河西岸闸门,分流原望虞河水,为长江清水腾挪空间。据介绍,待望虞河干流水质稳定达标后,将引水入湖。届时,太湖每日将“喝”到400万~700万立方米的长江清水。
今年夏天,梅雨期雨量颇丰,太湖并不缺水,为何此时引江水来“济”?无锡市防汛办负责人介绍,太湖流域全年降水时程分配不均。以无锡地区为例,今年梅雨期(6月19日-7月16日),无锡市出现了3轮强降雨过程,平均梅雨量443.6毫米,较多年平均梅雨量(252.0毫米)偏多76%。受强降雨影响,全市河湖库水位普遍超警超汛限,太湖发生2次编号洪水,洪水过程中,太湖最高水位达到4.04米,超过警戒水位(3.80米)0.24米。但出梅后,很快切换成“晴热少雨”模式,太湖流域降雨量较常年同期(7月16日-8月16日)偏少六成,太湖水位呈持续下降趋势。
“太湖水位持续下降,太湖及下游地区供水可能会受到影响,同时湖体流动性减弱,水环境容量不断减小,也会增加蓝藻水华暴发、湖泛风险。”市防汛办负责人表示,因此,需要及时引入长江清水,让太湖维持在适宜水位,并促进太湖水体流动,以确保太湖流域安全度夏。
如果把梅雨期的入湖水量“存”起来,能否缓解水位下降问题?对此,市防汛办负责人表示,尽管在梅雨期,太湖水量充沛,但却不能“存”太多,否则水位持续超警,加上汛期可能会出现的台风影响,超量水资源反而会引发水灾害。为了既最大限度留下水资源,又能兼顾流域防洪安全,今年汛期内,水利部门统筹雨情水情等情况,科学精细调度水利工程,充分发挥其“兴水利、除水害”的作用——在梅雨期,加强对太湖的排水调度,确保流域防洪安全。考虑到出梅后流域内雨水可能偏少的现实情况,水利部门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在太湖平均水位3.6米(高于以往的太湖防洪控制线0.1米)时,提前停止排水,相当于提前多“储存”了4亿立方米的水量在太湖。
太湖留足“存粮”的同时,无锡市水利局密切关注天气与太湖水位变化。8月11日,太湖平均水位下降至3.34米,接近太湖当前的引水控制线(3.3米)。综合考虑天气形势及太湖水位变化趋势等因素,提前对上申请启动引江济太应急调水。
8月16日,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启动2024年夏秋季望虞河引江济太应急调水,本次调水计划日均引江水量950万~1380万立方米。待望虞河干流水质稳定达标后,日引400万~700万立方米清水入湖。
在引水阶段,无锡水利部门提前开启九里河、伯渎港等望虞河西岸水利枢纽闸门,促进望虞河原水体流出,为长江清水腾挪空间;清水入湖阶段,将关闭望虞河西岸支流口门,防止西岸水体影响望虞河清水通道,确保太湖“喝”上优质清水。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调度方案,引江济太期间,将有计划地向望虞河两岸分流清水。预计日均90万~100万立方米清水流入锡东地区内河河网,届时,将进一步改善锡东地区的水环境、水生态,更好保证区域供水安全。 (刘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