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文华 文|
老的归径乡,地处宜兴市新街街道西,包括现在的归径、陆平、吴墟、水北、铜山、潼渚等地,是宜兴乃至江南历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很早以前,这里的先民们便在此渔猎耕作、繁衍生息,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新石器时期“骆驼墩文化”,真武殿窑址出土的陶器,表明在唐五代时期,归径就开始烧制陶器,使陶都宜兴灿烂的陶文化熠熠生辉。
悠悠岁月中,归径的河水仍然蜿蜒回转,一座古老的石桥横跨两岸,被磨光的石板路面,保留着旧时繁华的印记和古朴风貌,镌刻着乡情、乡愁,也记录着岁月流转中归径的活力与繁荣。这里,流水潺潺鱼翔浅底,公园绿地星罗棋布,百姓勤劳安居乐业,一派生机勃勃气象。
乡 史
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地方,必有诸多传说,归径当然也不例外。离归径西南两公里有座留庄,相传东汉刘秀落难,在此被百姓相救。刘秀称帝后,便将留住过他的村庄赐名为“留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归径老街以南的小山岭,据传朱元璋兵败迷路,曾夜宿山顶,一时紫霞满天,因而得名“紫霞山”。又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行至归径东南处的十字路口,向当地百姓问过路,因而得名“皇问路”,至今人们仍呼这个名称。
古树盖阴凉,清水环阡陌,蒲草间芦苇。归径村蒲墅荡,四野空旷,遍地潮湿,空气新鲜而清凉。村落背靠离墨山,地势东高往西稍低,像是一把稳重的太师椅,古喻为风水宝地,有两千多年的建村历史,是宜兴的古今文化荟萃之地,也是宜兴国山周氏发源地。这里有四座周氏祠堂,分別称东祠堂、南祠堂、西祠堂、周孝侯祠,村中还有72条巷弄、72口井,有“宜兴西南第一村”的美誉。
三国两晋南北朝,蒲墅村周氏望族以军事战力强悍而声震朝廷,为当时“吴地仕宦最显”之宗族,曾有过“四世显著”“一门五侯”“族之盛不独江南而且足以擎天下”的辉煌。“阳羡第一人物”周处就出生在这里。周处“除三害”的故事自古以来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浪子回头金不换”的事迹早已成为中华民族教育后世人的典范故事。周处的祖父周宾为三国东吴咨议参军,后转广平太守,父亲周鲂为东吴名将,任鄱阳太守,赐爵关内侯。“宜兴”地名也出于周处儿子周玘“三兴义兵”,安定江南。如今,周袍坞袍笏墓还在村址上,虽村居已经迁移,但并不寂寞,常常引发世界各地的仁人志士陆续前来瞻仰祭拜。
这里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山上仙草蓬盛,其中“紫边茶叶树”“七叶一枝花”“乌饭草”最为有名。“七叶一枝花”是治愈被“蛇虫百脚”侵犯的妙草,归径至今有治愈蛇伤的谈氏神医。村民每逢“四月初八”上山采摘“乌饭草”,搡成草泥汁浸泡糯米,制成“乌米饭”,香气扑鼻,食之养生健体。而归径也产茶叶,尤以离墨山产“紫笋茶”最为有名,《宜兴荆溪县新志》中记载:“铜官、离墨亦多产茶,离墨红筋茶为阳羨紫笋真种”。据此,可理解为“阳羡贡茶”之发轫。
据史料记载,民国初期的归径老街,繁华兴旺。街上有着饭店、茶馆、诊所、裁缝店、理发店、肉墩头、豆腐店、药房、米行、南货店、糕饼店、邮政所、轮船码头等等,还有个能容纳六七百人的戏馆,且常年有上海、南京等剧团来演出,充满了市井烟火气。归径饭店店主王长生,曾于民国37年(1948年)应邀去徐舍为来宜兴祭祖的蒋介石一行烹制过鸭浇面,名噪一时。铁匠铺店主董寿荣打造的铁器,货真价实,经久耐用,在当地很有名气。
乡 味
故乡,是我们年少时想要逃离,年老想回却回不去的地方,是生命的起点也是终点,而在作家史铁生眼里,故乡是一种超越了具体地名的一种心情。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因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开始怀念过去简单淳朴的生活方式,怀念那散发着乡愁味道的传统手工美食。
从归径老街出来拐个弯就是农贸市场了。农贸市场的门楼很有特色,保留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琉璃瓦建筑,让人一看,就勾起童年的回忆。旧时,归径最有名的是复兴盛糕饼店,注重质量,现做现卖,其制作的小酥糖、鸡蛋糕、杏仁酥、月饼旺销不衰,特别是制作的月饼在全县颇有名气。如今归径王氏月饼的制作方法便出自“复兴盛”真传,成为宜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归径沿街有许多月饼铺子,“谈氏月饼”“吴庆月饼”“王氏月饼”“宗氏月饼”“朱氏月饼”“董氏月饼”等等,挨挨挤挤地排列着,形成月饼一条街,即便如此,中秋节前,前来买月饼的客人还是需要排队等候,像极了当年凭票排队买紧俏物资的胶片照,满满的沧桑感,满满的咸甜可口的月饼香。
“归径月饼”,是江南月饼的代表,因传统文化的浸润,承载着民间盼团圆的美好情感,是一首由民俗民风集体创作的抒情诗,经久不衰,如今依然火爆,成为中秋月饼的“网红打卡地”。许多宜兴人认为,有家乡老式月饼吃的中秋节才是中秋节,才能告慰乡愁。
归径月饼从用心选料到初步加工,从擦馅到制皮、制酥,从包酥、包馅到成型盖章,最后直到烘烤出炉,不用模具全靠手工。经过标准严苛的多道工序制成的归径月饼,皮层酥松,色泽均匀,香味浓郁,馅料丰富。内含核桃仁、西瓜子仁、陈皮、松子仁、梅子干,更有大块的火腿肉脯,融合在一起,足以满足“吃货们”对老式月饼的各种期待。
过去,月饼包装简单而实惠,用大栗草纸(一种用稻草经石灰腌制成的包装用粗纸)做外包装,内用新鲜干荷叶包住月饼能防油保鲜,4个1包,包成一头高一头低的长方三角包,然后贴上红的长条纸,用细细的麻绳捆扎好,来买的人可拎着走亲访友。旧时新女婿拎上几包月饼作为节礼上丈母娘家,可有面子了。
据老街居民回忆,童年时,每逢晴朗的中秋夜,大人们会搬张四方矮桌在庭院的中心位置,邀三五好友与全家人围聚而坐,桌上有几盘瓜子水果和一个大圆盘月饼。除此之外,还有一铜盆水,待淡淡的金黄色月亮照进铜盆的水中,家长点亮三炷香放置在铜盆旁,众人鞠躬拱手拜月,待香燃尽,众人就着铜盆里的水洗手,家长用刀分切月饼,分给众人品尝。然后嗑瓜子聊天,有些是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有些是关于月亮的诗词歌赋,还有些是关于生计方面的话题,总是得等夜深了才散会。
旧时的归径月饼店铺不仅做月饼,平时还做方糕、酥糖、金枣、桃酥、开口笑、鸡蛋糕、油绳绞、杏仁酥、牛鼻头等,一年到头没有冷市。
期待更多的人来归径老街走走逛逛,享受这里的美好慢时光,聊天、约会,或者喝茶,发呆,以慰乡愁,也期待归径老街凭借月饼,能重拾昔日繁华。
乡 桥
到了归径,有一处不能不去的地方,那就是归径桥。归径桥是当地百姓的家乡记忆,也是游子思念家乡无法割裂的一座乡桥。归径桥尽管并不雄伟高大,只是一座小拱桥,但它典型的江南格调与小桥流水景致,永远留在了当地百姓的心中。
和宜兴许多古镇一样,地名因桥名而来,俗称为“归径桥”。据清光绪《宜兴荆溪县新志》载:“桥在蒲墅荡北,跨癸泾,本以癸泾名,乡音诈传已久,咸淳志作归径。”《谈氏宗谱》记载“子杰(号源白)官拜礼部尚书,衣锦荣归,造桥溪尾,始表其名曰归径桥。”也有传说,范蠡西施归隐时,途经此地,得老翁夫妇相助,遂捐建一竹木桥,名“归径桥”。
归径桥,曾经是张渚地区通往宜兴、无锡、常州的交通要道,钟张河由西向东穿桥而过。桥始建于东汉建安年间,距今已1800多年。始建时为木桥,南朝时改建单孔石拱桥,几经重建后,现在的桥为同治十三年(1874年)重建,青石、花岗石混砌,青石长条形栏板,莲瓣纹望柱,至今完好。桥面是石阶式的,但因为年代久远人来人往的缘故,石面上已经十分光滑。桥身的材料是一种类似大理石的质地,摸上去非常柔滑。桥底的石墩也很有特色,是一座木椅大小的石狮。石狮张牙舞爪,十分有趣,又给人一种憨态可掬的感觉。桥两边的街面以青石板和花岗岩铺设,是一个以归径桥为中心的十字型江南水乡古街区。
桥南堍骑街楼为明清时期建筑风格,是江南古街古镇中极其少见的建筑,骑街楼下的桥碑石上,字迹历历可见。昔日桥上车水马龙,桥下鱼翔浅底,舟船穿梭,好一幅美轮美奂的江南水乡风景画。1981年春月,回宜兴家乡写生的吴冠中先生来到了归径桥,用整整一天的时间,创作了油画《归径老桥》,那沧桑的实景描绘使得归径桥声名远播。
清晨,我站在归径老桥上看风景,享受阵阵吹来的清凉风。老街居民沿袭着祖辈的生活方式,慢在悠久恬淡的时光里,慢在铺满人间烟火的旧生活里。在我眼里,这才是人间最生动的风景。岁月悠悠,荣枯轮替,尽管归径老街比时代的发展节奏慢了几拍,但老街得以完美保存了我们心目中的那份乡愁。在不改变老街原貌的理念下,政府部门正在逐步修缮老街,因为老街上的每一块街石板,每一片瓦都是穿越几百年历史的文物,是文化的瑰宝,弥足珍贵。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在修缮一新的骑街楼上喝着茶,看河水清清,看杨柳依依,看桥上人来人往,一派江南老街的新景象,定是一处让人心驰神往心灵憩息的好地方。
在历史的长河中,归径桥一头连接着归径的厚重历史和浓郁文化,一头则连接着归径人脚踏实地的奋进步伐,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发展并用的理念里,归径的转型发展正热力涌动,辉煌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