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丽红 文 |
“种猕猴桃真是复杂的事情……”老林说,十年前,他只想着种猕猴桃可以种出一个自己的王国来,来到这片大山,这条深山峡谷,一头钻进来……结果是,十年后,他把自己种在了山里,成了人们口中的“桃仙人”。翻开《专注的劳动者都是发光体》这本书,作者从不同角度,把对劳动者的细腻观察讲给青少年读者,让他们重新审视劳动的价值和专注的力量。
这是周华诚的一本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散文集,也是一本真诚的、给青少年的“劳动教育”主题图书。本书用散文的形式,记录了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和他们的工作内容:复原了中国传统手工纸“开化纸桃花笺”工艺的黄宏健,西泠印社“印泥大师”曹勤……文章以娓娓道来、极有温度的书写,为青少年读者展现了这些“勇于选择自己热爱”的劳动者不同专业的魅力、他们的坚守与理想追求,真实又真挚。
书中,作者描绘了一个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劳动者形象。他们以专注和热爱,默默耕耘,散发出独特的光芒。“在田里,沈博士做得最多的事,就是与水稻对视,与一株一株的水稻对视。”沈希宏博士,中国水稻研究所的育种专家。在他的实验田里,常年种着几千到一万个品种的水稻。“早上去看,中午去看,傍晚去看。每天去看。”当我们吃着一碗米饭时,要生出敬畏之心——从一株水稻,到一粒大米,有很多人,用尽了一生的时间。
相看两不厌,只因有热爱。“最近三四十年,他几乎每天都蜗居在这座小楼里,似乎与世隔绝,整天埋头画稿、贴稿、刻版、压印——黄老师一天到晚摆弄他的那些木头……”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雕版印刷代表性传承人”的黄小建,对拱花技术着了迷。拱花技术源于明代,清代之后就基本失传了。黄小建自己摸索,多少年后终于摸到了拱花技术的门道。如今黄小建的雕版印刷,走进了工艺美术馆,走出了国门。
人这一辈子,能找到一件喜欢的事情,那太幸福了。毕业后,陈庆杰老师回鹿西中学教书。鹿西,是温州最东面的一个海岛。“以后有机会,一定要离开鹿西。”最终他在岛上教书27年了。在岛上散个步,碰到的每张面孔都熟悉——一路上都有人跟他打招呼……陈老师用一辈子造了一座人生的岛屿,风平浪静也好,巨浪滔天也好,他就在那里,把一艘又一艘梦想的“小船”送了出去,乘风破浪,驶向无比壮阔的远方。
我们还看到更多劳动者的光辉形象,如泰顺木拱廊桥营造技艺传承人董直机、曾家快师徒,在和田河采气作业区驻守的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苏路路……也让我们认识到专注的重要性。专注是一种态度,一种对工作的敬畏和热爱;专注是一种能力,一种能够排除干扰、集中精力的本领;专注更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卓越、不断超越自我的信念。在这个充满诱惑和干扰的时代,专注变得如此稀缺,它才显得更加珍贵。
勇于选择,自己热爱。此书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记录劳动之美、劳动者之美,是一本非常好的“劳动教育”主题图书。它能够唤起青少年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让青少年读者感受到:人这一辈子,能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是非常快乐的——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工种,都有它值得骄傲的荣光;每一位专注做事的劳动者,都是发光体。
《专注的劳动者都是发光体》,周华诚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6月出版,定价:4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