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听说过去我很火啊!我的作品出现在了新初一语文教材中……”无锡市梁溪区扬名实验学校语文老师王莫迟执教《小圣施威降大圣》时,《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以AI人物的形式出现在教学一体机上,他向学生下发任务:“把课文改编为儿童读本。”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这是无锡市梁溪区侨谊教育集团教学创新改革的路径之一。
自《梁溪区“1+3+X”教学高质量发展推进意见》发布后,区域课改走上“加速道”,各校从自身特色出发确立教学高质量发展路径。近日,侨谊教育集团举办“慧关心·汇成长:新质课堂赋能学生新发展”创新成果展评活动,集团9所中小学交出了课改答卷。
变化
呈现新课堂样态
“我们来看这位同学的思路。”王莫迟通过点击教学大屏与学生的平板电脑建立连接,学生提前完成的《小圣施威降大圣》任务架构单就显示到了大屏上。反馈及时、互动频繁、生动有趣,人工智能的应用让王莫迟的课堂变得更有效率,语文教学在科技赋能下有了新的打开方式,焕发出新活力。
一个个高质量课堂的呈现是侨谊教育集团深化教学改革的生动注脚。当天,集团各校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基于实验探究的证据推理式教学、跨学科教学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等不同主题开展了教学实践展示。
金星中学老师戈明月鼓励学生自主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提出独立见解,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南长实验中学老师曹佳峰从生活情境入手,开展《制作管道潜望镜》课堂教学,学生分组上台演示自制潜望镜的使用,展现出十足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清名桥中学老师华榕融合物理和音乐的跨学科主题课堂妙趣横生;沁园实验小学老师陈和良链接大单元教学,开展主题为《分数除以分数的》的探究型课堂。
人工智能、跨学科、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当下教改中被频繁提及的热词正在被老师一一参透,融入实践,“教”与“学”有了全新的样态。
成长
凝聚育人“新”力量
在课改浪潮中敢为善为的梁溪正成为适宜教师成长的“桃花源”。当天的展评活动中,来自侨谊教育集团的6名青年教师讲述了自己的新实践和新探索。
侨谊实验中学语文老师彭威于2022年入职,她的成长与新课标下的区域课改步调几乎一致。2023年,彭威开设公开课《一棵小桃树》,通过研读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打造新课标指引下的课堂。今年9月,她参加梁溪区“依标教学”选拔赛取得一等奖。经历了萌芽和成长,“小桃树”终于开花结果。
课改的关键在老师。与彭威一样在梁溪区课改浪潮中破土而出的“小桃树”还有不少,始终保持思考的状态,拥有实践的勇气是他们共同的特点。
乘梁溪课改之风,金星中学构建起“求真课堂”的新模式,该校教师莫萦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拥抱生活,从而解决写作难的问题。“后来,我看到学生在写作时不再眉头紧锁,他们的文字中流露出最真实的情感。”在寻找教学路径的过程中,莫萦竹明白了生活即教育的含义。沁园实验小学老师居云姿于2020年扎根梁溪,她紧跟区域改革步伐,打磨课堂,站稳讲台,仅用一年就获得无锡市小学英语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2014年,黄秦祺入职南长实验中学后就在学校支持下着手科技教育改革,取得显著成果。当下,无锡大力推行工程教育。正因黄秦祺“敢”做,学校“敢”改,南长实验中学有了良好的工程教育基础,成为无锡市工程教育重点学校创建单位,黄秦祺成为无锡市中小学工程教育中心组成员。“我会坚定走科技教育与工程教育这条充满未知和挑战的道路,培养更多具备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黄秦祺说。
前行
主动求变向未来
创新成果展评活动既是教学能力的展示,更是育人的展示。“我们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科核心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更关注他们作为未来中国建设者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侨谊教育集团总校长钱军说。
近年来,侨谊教育集团向质而行,积极实践思维课堂转型升级。9所成员校深挖学校课堂文化建设核心理念,打造特色思维课堂,包括侨谊实验中学的“慧学课堂”、南长实验中学的“涌慧课堂”等。当天,侨谊古运河中学校长成宏乔、南长实验中学校长吴旭、清名桥中学校长周彦、金星中学校长程俊明、沁园实验小学五星分校副校长吴菊分别上台,深度阐述学校的课改历程。
“每所学校都在用心寻求课堂变革方法,希望每位老师都能获得最大化的发展。”侨谊实验中学副校长周冬梅表示,此次活动中,专家和老师们共同探讨师机生三元结构下的新质课堂样态、大单元教学以及跨学科主题学习,主动求变向未来。
课改永不止步。“我们所有的课改都指向同样的目标,即怎样让学生更好地学。”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操太圣在主题报告“新质课堂呼唤教师教学创造力”中提出,创新力是当下育人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能力,“我们要相信每位学生都拥有创造力,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改变课堂,去发挥他们的思考力、想象力与潜能。”他为在场老师提供了课改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指明了打造“新质课堂”的路径。
“以此为起点,我们将不断寻求集团每一所学校课改再出发的新着力点,更新理念,立足实际,敢为人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驱动区域教学高质量发展贡献侨谊力量。”钱军说。
(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