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二泉月·市井

众生·人民路

照片里的人生

  | 包小惠 文 |

  晚上,我正陪孙儿写作业,手机嘀嗒一声,芳发来两张照片。照片已经发黄,但保存完好,两张青春靓丽的笑脸从中飘了出来。

  我和芳同岁,一起出生在东津河边的半边街上,是枕着东津河哗哗的流水声长大的。幼年时我们在一起玩耍,上学了,我们同校同班。周末和寒暑假,只要天气好,我们则相约着下田打猪草,上山寻草药扒松毛捡竹丫丝。

  初中毕业,我去了中等师范学校,芳读了高中。虽然我们再也不能每天黏在一起,彼此间的联系却没有间断,我们鸿雁传书,在信中交流各自的学习生活。芳十八岁生日那天,我们相约去照相馆拍摄了第一张照片。羞涩含情的双目,可爱纯真的笑脸,两朵微微绽开的小花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次年寒假,我们又拍了第二张合影。两人都穿着棉袄,棉袄外面罩着一件白底小花的确良罩衫,里面翻出来的小方格领是假领。那是一个正流行用碎布料做假领的时代。物质的贫乏并不妨碍每一个少女的爱美之心,我们常常步行去离家十里外的杨狮(上海人的协同厂驻地),在五颜六色的的确良碎布中买回自己喜欢的,交给家门口的裁缝来做成。照片上两位青葱少女,穿着穗点的方格假领,笑面如花,正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年华啊!这应该是青春最美的样子!

  时间是条平行线,把两个没有血缘的人交集在一起。我们不知道生命中谁会和你有怎样的机遇,谁会在不知不觉中挤进你的生命里温暖你的时光,惊艳你的岁月。而芳就像一道暖阳,静静地铺洒在我芜杂的生命里。

  师范毕业后我分到乡村初中任教,芳恰巧也在我上班地方的粮站工作。芳的厨艺很好,我常常去她那蹭饭。饭后两人沿着乡村小道漫步,小河边,田埂上,柳林中,姐妹俩敞开心扉,有聊不完的话题,谈自己的男朋友,说心中的小秘密……那段时间,我们拍了不少照片,有端坐檐下的,有嬉戏于花田的,有坐看流水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时光的车轮不会因为岁月的甜蜜放缓脚步,很快我们有了新的身份——先是妻子,而后是母亲,再后来是奶奶外婆。但命运之神真的很眷顾我们。结婚后我调进了城关学校,芳也很快调来我所在地的粮站工作,她的家离我工作居住的学校不到两百米远。两个好姐妹又经常聚在一起吃饭溜娃打牌聊天。

  芳的丈夫林是很好的人,温和善良,负责有担当,对芳全心全意的好。虽然他们经历了下岗再创业艰难的谋生历程,但他们从没被困难打倒,两人相濡以沫相亲相爱,小家庭也经营得舒适温馨,他们把独生女儿像娇贵的花儿捧在手心。记得那些年林开出租车,为了多挣点,常常夜以继日地跑车。芳白天上班,晚上陪着林一起跑车,真的很辛苦!

  我的工作一帆风顺,家庭生活就不如芳的美满幸福。一路磕磕绊绊的。那些年,我常常跟丈夫斗气,用酒精来麻痹自己。有一次,我在小饭馆一个人喝了很多老酒,醉了。给芳打电话。芳问了地点赶过去,我抱着她撕心裂肺地哭,芳不住地安慰我,让我把委屈痛痛快快地哭出来。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芳及我的另外几个好姐妹一直陪伴在我的身边,她们的安慰像温暖的春风抚平我心底的忧伤,让我慢慢地从阴影中走了出来。

  几十年过去了,我和芳都已成为奶奶外婆了,退了休的我们,一个在东一个在西帮子女带娃,一年也聚不上两次。经历了沧桑,姐妹们容颜不再年轻,但心依然光亮如初,姐妹的友情也从没褪色,就像陈年的红酒,越酿越香甜。

  端详着芳发来的照片,我转身便看见了姊妹花最青春最美好的样子。有过的疯狂,有过的欢笑,有过的疼痛,还有她们青涩的模样。相信时光再老也老不过美好的回忆。

  于是,我给芳发出微信:亲爱的姐姐,我和你的距离,是从冬天到春天的距离,我和你的情意,是夏天到秋天的依恋。我们是开在生命长河里最深情的姊妹花,一起相伴相随,一起观山水赏日月,让温暖的笑颜绽开在夕阳的余晖里,永不凋谢!这样,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