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子 文 |
农坝,顾名思义,一定是与水有缘的地方。是的,农坝,是位于锡城最东北的一个水乡村落。该村南靠秀丽的芙蓉山,北倚锡北大运河,独特的地理位置,让农坝这个水乡村落尽享天地之灵气。
农坝村历史久远。据村上顾氏家谱记载,该家族在这块土地上已有四十多世的绵延传承,村上的一座座古石桥,一处处古建筑群,一棵棵合抱的古树,一则则轶闻故事,无不印证着村落历史的久远、彰显着村落人文底蕴的深厚。
村上的石新桥,建于明末清初,曾是一座环洞的古石桥,桥上面有龙头,有桥联,气势宏伟壮观,该桥也是本地区最大、建造时间最早的古桥。石新桥毁坏于抗日战争时期,1958年锡北大运河拓宽、裁弯取直时被完全拆除。大运河拓宽时,另外还拆除了村上的东庄桥、浒塘桥两座古桥。古桥的拆除,对农坝而言,是村落历史遗产的一大损失。
村上不只有古桥,古迹也遍布全村,有清代所建的大王庙、普静庵等。村上老人回忆起大王庙庙会,依然激情满怀,似乎有说不完的乐趣。村上的古建筑群宏伟气派,该村谢巷的古建筑群,具有清代建筑风格,室内有宽敞明亮的厅堂,柱子立在金山石的圆墩上,青砖地面,干燥平整,整个楼房结构不用一颗铁钉。楼群环河而建,像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农坝南北渠、徐巷的古建筑群,多为清代建筑,古色古香。
农坝人聪明能干,头脑豁达。过去,民间传说农坝有三多:班船多,作坊多,能工巧匠多。农坝,水域广泛,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旧时,农坝村没有公路,因水而闭塞,水乡班船应运而生。那时,农坝拥有三班进城返乡的班船,方便了民众进城走亲访友、购物带货。旧时农坝,作坊遍布全村,多达上百家,以农坝杨巷最盛,爆米花加工坊、弹棉花坊、木工坊、酱园坊、酿酒坊等,种类多,门类全。解放初,农坝谢巷村民把祖传的酿酒工艺,传给了无锡吴桥酒厂,为无锡酒业发展贡献了力量。过去,农坝从事建筑业的人特别多,能工巧匠名气大,修房筑屋,建亭造阁,雕砖刻石,样样精通。农坝丁巷泥瓦匠尤为出名,只有近100人的自然村,就有泥水匠师傅8人,解放前,无锡梅园里面的两座亭子为他们所建造。村上连接三地的三角桥,建造难度大,也是由本村建筑工匠建造施工的。
热心公益、慷慨捐献是农坝人一贯的品质。农坝是水乡,河多桥多,而境内的古石桥多为开明乡绅所捐修,旧时,本地的开明乡绅俞云生就为村上捐修了三座古桥。农坝杨巷境内的木桥,建造于民国时期,当初,河面上没有桥,群众往来不便,于是群众自发修桥,修桥的木料源于民众自筹。古桥的修建,彰显了淳朴的民风、文明的乡风。
便民服务、急人之需是农坝人一贯的传统。农坝村离锡城较远,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老百姓要是遇上急事、难事需去无锡都是靠步行,尤其是百姓进城看病治病,没有车船,十分不便。缪巷的八九户人家,有捕鱼小船,他们利用小船为民服务,送特殊病人到市区医院看病,不计报酬。便民服务是农坝人的情怀,六十年代,农村种地机械化程度不高,农坝丁巷有几户富裕家庭为方便村民的生产生活,合股买了戽水机船,为老百姓灌溉打水,平时为民碾米,洪涝期间,又抗洪排涝等。
农坝人素有崇文尚教的风尚。在农坝的南水渠村流传着“一门三杰”的故事。顾氏家族兄弟三人,苦读诗书,志存高远,都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材,老大是中国科学院生物细胞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老二是铁道部设计院的高级工程师,老三为上海电子计算机研究所副研究员,兄弟三人成了全村人学习的楷模。恢复高考制度后,全村更是人才辈出,先后出了两百多名大学生,有的当上了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员、工程师等,他们服务于祖国的各条战线,成为农坝人的骄傲。
看今朝,水乡农坝风景独好。勤劳智慧的农坝人,过去,他们利用自身水乡地域求生存,谋发展,创造了农坝辉煌的过去。今天的农坝,紧随时代脉搏,各业协同发展,农坝的明天,正在一步步变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