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从惠山区交通运输局获悉,无锡市首个通港达园短支航道项目无锡西站物流园(老锡溧漕河—锡溧漕河支线)航道整治工程完工,打通了航道网络服务国家物流枢纽的“最后一公里”,更有力地支撑临港产业升级发展,实现了“门到门”水运服务。
无锡西站物流园区坐落于全国百强镇洛社镇,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钢铁供应链基地、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公铁水联运枢纽。园区内入驻了生产、物流、商贸企业1200余家,其中重点港口企业4家,现有500—1000吨级港口泊位16个。该园区200公里范围覆盖国家级产业园区近50家、省级产业园区超120家,汽车及零部件、特钢等产业集聚,生产物流需求旺盛。然而,园区原有的进港航道现状等级为五级航道(局部为七级航道),仅能通行300吨级以下的船舶,成为制约物流园做强公铁水联运枢纽的短板。
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6月,该通港达园短支航道整治工程开工,市港航部门对3.2公里老锡溧漕河进行准三级单线航道整治,对3.1公里锡溧漕河支线进行准三级双线航道整治,疏浚土方约24.2万立方米。同时对狭窄航段的护岸加固,增设了临时待泊区、标志标牌、导助航和桥梁防碰撞等配套设施,进一步保障水运安全。
这条新建成的6.3公里短支航道,一头连着西站物流园区码头作业区,一头连着省干线航道锡溧漕河,能保障千吨级船舶安全航行。钢铁等大宗生产物资可通过长江、锡澄运河、京杭运河等省干线航道网络,经由该短支航道顺畅高效地运抵物流园区,将为园区内五矿集团、立峰等供应链企业提供新动能,进一步发挥无锡西站物流园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和公铁水联运优势。
据悉,目前该短支航道正在开展交工验收前各项准备工作。随着这条“黄金水道”的投用,无锡西站物流园水运货物吞吐量后续有望再提升30%—40%。(蔡佳/文 黄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