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看无锡

十大消费维权典型案例发布——

无锡破获特大冒牌猫粮案

  此次发布的无锡市2024年十大消费维权典型案例,涉及食品、宠物用品、二手车交易、酒店住宿等消费领域,涵盖行政案件、民事案件、刑事案件等案件类型。本报择其中4例刊发,以作警示。

  剩菜再上桌,烧肉店被罚

  2024年1月,梁溪区某日式烧肉店将客人食用过的泡菜回收至储存泡菜的餐盒中,通过二次分餐再次提供给其他消费者。此外,执法人员经检查发现,该店在购进泡菜时,未查验产品合格证明。

  鉴于当事人的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梁溪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对其作出警告,没收违法所得132元,并处罚款5万元的行政处罚。

  制售冒牌猫粮,11人获刑

  2024年,无锡市公安局食药环支队协同新吴公安分局根据群众举报线索,成功破获一起生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猫粮案。警方在外省多地展开行动,抓获崔某等14名犯罪嫌疑人,捣毁猫粮及包材制假窝点3处、生产线2条,端掉销售仓储窝点6处,查获侵权假冒猫粮20余吨,以及大量制假设备、原料和包装材料,涉案金额达1500余万元。目前,该案11名被告人分别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至5年6个月不等。

  隐瞒车辆重大事故,退一赔三

  2024年2月,陈某与张某就一辆二手小型轿车达成交易,双方约定车款总计5.6万元。张某向陈某承诺,该二手车“无水泡、无火烧、无重大事故,无结构性损伤(四梁六柱完好)”。交易完成后,陈某委托专业机构对车辆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该车属“重大事故车”。

  惠山区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张某在此次二手车售卖过程中故意隐瞒车辆曾发生重大事故的关键信息,其行为构成欺诈。法院依法判令张某退还陈某5.6万元购车款,并支付16.8万元赔偿款。

  篡改烘焙食品“生日”,超市被罚

  2024年3月25日,惠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依据举报线索,对辖区超市展开现场检查。在烘焙柜台的垃圾桶内,执法人员发现多张标注“生产日期:2024年3月24日”字样的产品标签。经现场提取监控视频,进一步查明该超市烘焙区存在将前一日烘焙类食品的旧标签撕下,张贴当日标签的行为。

  鉴于该超市的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惠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对其作出没收违法所得36.5元,并处罚款5万元的行政处罚。 (刘娟 毛煜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