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华诚 文 |
在这个“内卷”与“躺平”相互撕扯的时代,年轻人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常常陷入迷茫:是追逐世俗意义的成功,还是寻找内心的自洽?丰子刚刚出版的《自我成长的秘密》一书,以15个成长密码为线索,编织出一张覆盖职场、家庭、财富与心灵的导航图,帮助年轻人翻越人生路上的山与海。
丰子兄是我多年“稻友”,有一天来找我,说他想写一本书,已经写了八万字。我拿来书稿拜读,觉得文字很不错,书稿所写内容是他自己人生的教训与经验,写来毫无保留,十分真诚。我当下便鼓励他继续写下去。这本书,其实是他想要呈现给自己孩子的一本书,因而当整本书稿完全打开在我们面前时,你便能感受到一位父亲的心声:“成长路上,每个人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不尽相同。成长的故事千千万……我始终相信,解决我们自身问题的最佳答案永远在我们自己身上。”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成长”绝不只是青少年的成长,而是每个人终其一生的功课。
在书中,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而是用“皮格”的绰号自嘲,作者自述从保安到企业家、职业生涯规划师的蜕变经历,坦诚地剖析了一个普通人的成长轨迹。作者将自己比喻为“一只愚钝的猪”,却在五十岁时将“猪脑”修炼成“人脑”,这种幽默而深刻的自我解构,恰恰击中了当代青年的痛点:成长从来不是天赋者的专利,而是每个普通人通过反思与实践可以抵达的远方。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套“普通人方法论”——用真诚的自我对话、具体的行动指南,教会年轻人如何在与世界的碰撞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算法。在我看来,这无异于一本写给当下青年的“人生答案之书”。答案并不是万能的,但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找到启发。
作者将“成长”拆解为一场“认知—行动—超越”的螺旋式上升。
第一重觉醒:撕掉标签,重建自我认知。书中反复强调“对自己真诚”的重要性。作者以初中时因害怕回答错误而沉默的经历,揭示了多数人成长的桎梏:我们习惯用“常识”和“经验”自我设限,却忘了“无法理解的事不代表是错的”。这种对“常识陷阱”的反思,恰是年轻人突破社会规训的第一步。
第二重觉醒:用最小行动对抗焦虑。面对“想改变却无力行动”的困境,作者提出“懒人方法论”:每天读一页书、快走一百米、从“制造一个事件”开始。这些看似微小的行动,实则是对抗“完美主义拖延症”的良药。正如书中所言:“完成比完美更重要。”这种将宏大目标拆解为“可触碰的日常”的智慧,为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提供了一条低门槛的成长路径。
第三重觉醒:在关系中照见生命的丰盛。从与父亲的激烈冲突到学会和解,从职场中的“小市民心态”到领悟真正的慷慨,丰子用大量真实案例证明:成长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书中关于“助人不求回报”“宽容是与自己和解”的论述,重新定义了人际关系的内涵——它不仅是生存的必需,更是修行的道场。
由此,这本书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它直面了当代青年的生存焦虑,并给出了极具操作性的回应,即在不确定的时代锚定自我。
许多观点,在当下都有很大的意义。譬如,关于财富,作者提出“财富自由是心理概念”。他用“一三三三理财法则”和洛克菲勒的创业故事,教会年轻人如何让金钱成为“自我实现的凭证”,而非欲望的囚笼。
譬如,关于幸福,作者直指屏幕时代的精神危机,用“5W不紧张开场法”等具体技巧,呼吁读者重建与现实的联结。
在本书的最后一章,96岁老人“人生是来做客”的喃喃低语,与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的“生命A的n次方”理论形成奇妙互文。这种对生命本质的诗意追问,让成长超越了功利主义的框架,升华为一场向死而生的自我朝圣。
丰子的文字,接地气,富哲思。他写父子争吵后“赌气数月不见”,却在女儿出生时突然和解,让读者在泪眼中看见亲情的重量;他写创业失败后“在稻田插秧任凭泥泞裹足”,用土地的厚重治愈都市的浮躁。
更可贵的是,书中随处可见“人生错题本”式的复盘:从相亲失败到职场失误,从投资踩雷到人际误会,作者毫不避讳地将伤疤揭开,只为告诉读者:“答案永远在自己身上。”这种坦诚,让本书成为一本真正的“成长手账”——它不提供标准答案,而是教会我们如何在自己的生命实践中,书写独一无二的解答。
此书出版后,我对丰子说:“这是一本值得每位家长送给青少年的礼物。”的确,对于正在经历身份转型、价值重构的年轻人而言,《自我成长的秘密》不是一本速成指南,而是一面镜子、一把铁锹,让我们在照见局限的同时,挖掘出内心未被驯服的野性生长力。时代呼啸,青春倥偬。愿每个翻开这本书的人,都能在丰子的人生褶皱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密码。
《自我成长的秘密》,丰子 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25年2月出版,定价:6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