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无锡召开全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推进会。会上透露了残友们关注的谈渡桥地铁站电梯建设意向和有关盲道建设的新理念。
打造一批无障碍示范点位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包括无障碍设施建设、无障碍信息交流、无障碍社会服务三大板块。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市交通集团所辖1789个站点中,已有707个无障碍公交站台。全市1601座环卫公厕中,无障碍公厕达到991座。住建部门牵头加装电梯1207台,近万户群众实现“一键上楼”,方便了残疾人出行。全市城市道路共有盲道1750公里,无障碍坡道28451个。梁溪区在2024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对11个花园(游园)进行了无障碍改造,打造了全市首个无障碍游园矩阵。
近年来,无锡住建部门在城市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中,严格落实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确保无障碍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一批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将无障碍设施改造作为重要内容,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出行提供了便利。此外,残联、工信、交通、文旅等部门和不少国企也积极推动无障碍设施建设。渤公岛白手杖公园、梁溪区晨曦花园、无障碍公交、地铁出行等一批点位项目的建成,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这座电梯终于要建了
不少残障人士反映,地铁1号线谈渡桥站缺少可供轮椅下行的电梯。记者从会上获悉,未来该地铁站将实施3号口预留井道垂直电梯改造项目,加装钢结构无机房观光梯1台。
会议当天,江苏开放大学教授周序洋围绕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推进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进行了授课。他表示,建设时先行引入无障碍理念,后期能够节约更多资金。比如,一开始就安装一部有无障碍设施的电梯只需几千元,但后续加装这些设施就要花几万元。对于城市的盲道建设,他建议多做提示盲道,少做行进盲道,也就是说,在需要过马路、转弯等地方加强盲道建设,这样有更高的性价比。
推广应用智能技术
据悉,无锡将在公园、地铁、旅游景点等领域再打造一批示范样板,推广智能化、模块化技术应用。同时,依托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的优势资源,强化科技支撑能力,在无障碍环境建设中融入更多智慧元素。比如,推广“无障碍地图”App,实现线上查询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在政务服务、文旅场馆等领域试点AI手语翻译、语音导览等数字化服务。要发挥交通科技助残优势,与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开展合作,大力推动制定盲人过街音响提示装置国家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在我市积极开展试点。建设“交通信号联网联控+视障人士手机导航”服务平台,为视障人士提供辅助服务,并将其纳入城市“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建设项目。(黄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