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4月15日至4月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近日,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肿瘤内二科副主任(主持工作)蔡东焱,与无锡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主任中医师金春晖,一同走进由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无锡日报报业集团共同打造的无锡名医团・名医面对面直播间,为广大观众带来一场全面且深入的肿瘤防治科普讲座。
蔡东焱指出,近年来国内肿瘤发病形势严峻,部分肿瘤发病率呈上升态势,不过增速有所缓和。在男性群体中,肺癌最为常见;而女性群体里,乳腺癌发病率居首。胃癌、结肠癌、食管癌和前列腺癌也较为高发。其中,肺癌、肝癌、胰胆管疾病以及结肠癌,不仅发病率高,致死率同样不容小觑。
谈及肿瘤发病率上升的原因,蔡东焱表示,人口老龄化使得老年人患肿瘤风险自然增加,这是不可忽视的客观因素。而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加班频繁、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成为肿瘤发病的“助推器”。
在肿瘤的筛查与诊断方面,蔡东焱强调,早筛是提高癌症治愈率的关键。临床上,大便隐血检测适用于胃肠道肿瘤筛查,甲胎蛋白检测对肝癌筛查效果良好,肿瘤标志物检测则能通过血液初步判断肿瘤风险。针对不同类型肿瘤,也有各自的特异性筛查方法,如肺部肿瘤适合薄层CT检测,乳腺疾病可采用乳腺钼靶片筛查,胃肠道肿瘤首选胃肠镜检查。新兴的AI辅助影像诊断、液体活检技术和基因检测技术,受各种制约,尚未广泛应用。
金春晖从中医视角解读肿瘤防治。中医认为,肿瘤的形成与人体正气不足、邪气入侵导致的阴阳失衡紧密相连。近年来,中医观察到肿瘤患者中肝气郁结、痰湿内生等病症愈发常见,这与年轻人营养过剩、情绪压力大以及环境因素改变密切相关。中医一直高度认可早筛的重要性,秉持“治未病”理念,通过望闻问切了解患者体质特点和身体状况,进而引导患者进行现代医学检查,以便尽早发现癌前病变。
在肿瘤治疗和康复方面,中医有着独特优势。对于早期肿瘤患者,中医采用扶正祛邪的治疗思路,在手术后帮助患者益气补血恢复体力,在放化疗期间减轻毒副反应。到了康复阶段,中医的药物调理与太极拳、八段锦等非药物疗法相结合,能有效帮助患者恢复体力,缓解放化疗的不良影响,降低肿瘤复发率。并且,中医与西医诊断方法相互补充,能够为患者提供更精准、全面的诊断结果。
目前公众对肿瘤早筛、早诊、早治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仍有待提升。专家们呼吁,应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展科普工作,消除公众对肿瘤筛查的误解;医疗机构也需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筛查服务,多方携手,共同推动肿瘤防治工作,为大众健康筑牢防线。(杨洁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