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晚报记者 璎珞/文 还月亮/摄) 昨天上午9点,无锡动物园热闹非凡。随着一只矫健的林雕振翅腾空,2025年无锡市爱鸟周活动在众人期待中启幕。这场以“清除鸟网,密织法网,让鸟儿自由飞翔”为主题的生态庆典,不仅拉开了4月20日到26日江苏省爱鸟周的序幕,也体现了城市的生态文明愿景。
活动伊始,两只身披“彩虹战袍”的金刚鹦鹉便以“爱鸟护鸟倡导者”的身份惊艳亮相。它们站在志愿者肩头,用灵巧的喙衔起“保护鸟类”标语牌,引得游客纷纷举起手机记录这生动一幕。科普志愿者们展开“沉浸式课堂”,从“鸟巢的千奇百怪”到“路边小鸟的正确救助姿势”,趣味讲解让游客直呼“涨知识”。而全场的高潮,莫过于林雕的放飞仪式。这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安置在特制木箱中,随着箱门缓缓开启,它振翅跃出,盘旋数圈后消失在远山密林间。现场掌声雷动,不少孩子兴奋高喊:“大鸟飞回家啦!”
记者获悉,今年2月9日,阳山宏嘉汽修店的程敬同师傅听到河道传来异响,发现一只巨鸟在水中挣扎。他果断用渔网将其救起,并报警求助。经鉴定,这只翼展近2米、眼神锐利的“落难者”竟是罕见林雕。无锡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接诊后发现,其左翅因捕食撞击受伤,导致飞行能力受损。救护初期,林雕因应激反应拒食,无锡动物园的保育员王磊化身“营养师”,尝试用新鲜牛肉、活鼠调整食谱,甚至模仿亲鸟喂食动作轻触其喙。两周后,林雕终于放下戒备大快朵颐。3月中旬开始逐步恢复飞行能力,兽医团队每日记录其肌肉力量与飞行姿态,直至确认其完全康复。
记者采访中获悉,林雕这种翼展可达2米的中型猛禽,被誉为无锡可见的“体型最大猛禽”。它们栖息于山地常绿阔叶林,以鼠蛇为食,堪称“森林清道夫”。其繁殖期从11月持续至次年3月,巢穴多筑于30米高的乔木顶端,飞行时紧贴树冠层,宛如绿色海洋上的黑色闪电。“林雕对栖息地要求极高,它们的频繁现身,印证了无锡山林生态的持续改善。”无锡市自然资源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军嶂山、阳山等地生态公益林抚育成效显著,2024年全市野生动物救护量达71只,猛禽占比超四成。
无锡现有野生鸟类近400种,但非法捕猎、鸟网陷阱仍威胁其生存。作为“中国动物园协会白枕鹤保护繁育科研基地”,无锡动物园今年已成功孵化5只白枕鹤、1只丹顶鹤,另有22枚鹤蛋静待破壳。无锡动物园保育员透露,人工孵化需精准控制温湿度:“白枕鹤卵需37.6℃恒温,失重率超过15%就可能孵化失败。”
当天孔雀溪畔,一群艺术系学生支起画架,将孔雀开屏的华美、黑天鹅护雏的温情、白枕鹤昂首的仙姿定格于画布。“鸟类是自然的艺术家,我们想用画笔唤醒更多人的保护意识。”带队老师解释写生活动的初衷。无锡动物园为此打造“鸟类友好型”展区:雾森系统模拟热带雨林湿度,栖架高低错落供孔雀跳跃,水池与草坡构成天然舞台……这些设计不仅提升动物福利,更让游客直观感受鸟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