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上午,惠山古镇映月里街区化身露天舞台,无锡市歌舞剧院打造的全民艺术品牌《大地上的舞者》第四季在此上演。这场沉浸式舞蹈演出以“不卷”为主题,通过70位观众与专业舞者的共创,在肢体律动中探寻“治愈”之路。
用生活元素传递生存叙事
自2022年首演以来,今年已是《大地上的舞者》连续演出的第四年。“今年的演出我们做了创新,把舞台做成一个秀场,让观众坐到舞台中间,更沉浸式地和舞者进行交互。”无锡市歌舞剧院演员蒋雨昊告诉记者。
演出以“秀”开场,舞者们穿梭在舞台间,上演不同的舞蹈篇章:挣扎于床被之间的《床榻·困缚》、如凝视洗衣机滚筒般的《交织·漩涡》、戴着不同面具与人偶共舞的《人偶·百态》、在一张长椅上嬉笑怒骂的《对话·自我》、尽情展现情绪拉扯与升华的《门阈·突破》……在演出的最后,舞者们将观众拉上舞台共舞,将热闹的氛围推向高潮。
《大地上的舞者》的道具都取自生活:走秀的舞者穿着的“外衫”来自包裹快递的气泡膜,床、洗衣机、座椅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甚至连柯基犬也成了演出的重要配角。“在道具上使用了更生活化的装置,观众们能够感同身受,和我们产生共鸣。”蒋雨昊说。
从六人演出进阶全民共舞
2022年《大地上的舞者》首次亮相,无锡市歌舞剧院选择了无锡的六位舞者进行拍摄记录,在此次表演的最后,观众走上舞台一同成了舞者,正应了这个舞蹈品牌创立的初衷——“在这个大地上,人人都是舞者。”
为了体现“不卷”的舞蹈主题,同时吸引更多观众参与,早在4月29日“世界舞蹈日”,无锡市歌舞剧院就公开发出招募令,与70名观众相约各自带上表达“卷”的物品参与到舞蹈中来。“手脚不协调不重要,快乐最重要!”招募令中这样写道。
记者观察到,现场积极参与的观众,既有来“轧闹猛”的白发阿婆,也有跟着父母来体验的学龄前儿童。读小学六年级的齐同学带来了一个大号的棉花糖:“棉花糖的形状就是卷的。”2022年首季参与过舞蹈录制的听障女孩赵舒妤同样来到了现场,彼时她在舞蹈教室孤独舞蹈,这次她成了数十位在舞台上跃动的舞者之一,“在室外和舞蹈老师们一起跳舞,很特殊,很开心。”(朱雪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