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看无锡

赴一场与苏东坡跨越千年的对话

著名文化学者康震携新书做客无锡

  昨日上午,无锡图书中心5楼凤凰报告厅座无虚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文化学者康震,在此以“人人都爱苏东坡”为主题举行读书分享会。此次活动由无锡市全民阅读促进会、中共无锡市梁溪区委宣传部、无锡新华书店、人民文学出版社、无锡日报报业集团IP WUXI工作室联合举办,读者不仅领略了苏轼的诗词魅力,更通过康震教授的精彩讲述,感受了这位文学巨匠与无锡的深厚情缘。

  “不完美”的苏东坡与他的人生智慧

  康震教授以“苏东坡是一个‘有毛病的人’”为切入点,生动地描绘了这位北宋文豪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之外的多面形象。“正因为‘有毛病’,他才可爱!”康震解释道,苏东坡的“不完美”恰恰是他真实、立体的体现。他敢于暴露缺点,坚持自我,这份赤诚让千年后的我们依然感到亲切。他将苏东坡的生平与诗词紧密结合,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情,到“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再到“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的哲思,讲述了苏东坡从少年成名到贬谪流放的人生历程,也借此鼓励现场读者,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

  分享中,康震还特别提到了苏东坡与弟弟苏辙的兄弟情,与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的知己之交,与妻子王弗、与父母的相处之道。康震对现场读者们说,这些情感都是苏东坡面对逆境时的重要支撑,“世界不是围绕你而建的,但读书是与世界对话的资本”。他鼓励大家学习苏东坡的人生态度:面对困难时保持信心,面对未知时坚定前行。

  读者王洪亮笑着对记者说,他已是30多岁的“中年人”,对苏东坡的豁达深有共情:“‘长恨此身非我有’,康震老师讲到这句诗时,我差点落泪。”他坦言,苏东坡教会他在无奈中寻找豁达,“我曾参加过《中国诗词大会》,这次十分幸运与康震老师在‘家门口’重逢。今天既是为东坡先生来,也是为康震老师而来,他们的智慧让我在面对生活时多了一份从容。”

  康震眼中的“完美城市”无锡

  与苏东坡一样,康震教授毫不掩饰自己对无锡的喜爱:“无锡是一座完美的城市。”他提到,无锡不仅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人文底蕴,还兼具发达的工商业和高科技产业。他借苏东坡与无锡的渊源表达对无锡的印象:“苏东坡对于无锡,对于二泉,对于宜兴,始终有一种非常特殊的感情。”他分析道,苏东坡钟情于无锡的原因有四:一是无锡人的真诚,二是景色的清远恬淡,三是生活氛围的安逸,四是经济的富庶;而这些也深深吸引着他,他直言有机会愿意多来无锡走一走,充分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

  这次来到迁址后的无锡图书中心,康震在参观书店环境氛围的同时,还留意到书店里到处都是阅读者的身影,这让他更加赞赏无锡的文化氛围。

  “心灵点拨” 现场观众热情高涨

  分享会中,台下读者时而屏息聆听,时而会心一笑,互动环节更是气氛热烈。六年级学生孙若琳对康震老师讲到的苏东坡与张怀民的故事印象深刻。“之前在语文课上讲过,今天听康震老师讲感觉‘胜读十年书’!”她兴奋地说,“康震老师讲到苏东坡半夜找张怀民聊天时,我突然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友谊。他们不需要刻意约定,却能随时分享心情,这种默契太让人羡慕了!”初二学生蒋伊婷与母亲都是苏东坡的“粉丝”,这次活动让她对“偶像”有了更深的理解。“今天听完康震老师的分享,更喜欢了!也对我生活的地方有了新的认识。”她特别提到苏东坡的“不完美”,“原来大文豪也会任性、会犯错,但这反而让他更真实。康震老师说‘完美的人不存在’,这让我学会接纳自己的缺点。”

  无锡图书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活动开放了500多个名额,瞬间被抢空,足见读者对康震和苏东坡的热爱。

  (晚报记者 李昕昕 实习生 童巧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