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看无锡

摘除果实、修剪细枝、去除杂草——

太湖大道古银杏“减负”战高温

  7月9日清晨,太湖大道金塘桥堍的两棵百年古银杏旁,作业车辆引擎声平稳低沉,一场专属于这两株城市“活化石”的夏日特别呵护正徐徐拉开序幕:养护部门对其进行修剪、除草,摘除多余果实,以帮助古树更好度夏。

  昨天上午,养护现场一片繁忙却井然有序,专业园林工人借助升降平台,穿梭于繁茂枝叶之间。随着手中工具精准起落,一串串银杏果实如珠玉般簌簌坠落。与此同时,那些细弱、过密或存在隐患的枝条也被精心修剪下来。树下,工作人员迅速清理落果与枝条,保持现场清爽整洁。“为了减少对市民通行的影响,我们一早6点就开始作业了。”现场工人一边引导车辆一边介绍。

  “又来‘体检’啊。”一名晨练的老人路过时笑道,据其介绍,从他记事起,这两棵古树就站在这里,粗壮的树干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至今仍有不少老人将其视作吉祥如意的象征。

  为古树“减负”,实则是为它们的健康长寿“添砖加瓦”。无锡南长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养护部中级工程师李芳解释道,持续的高温炙烤,加上今年银杏硕果满枝,这对古树的水分和养分储备是巨大消耗。经过科学论证,养护部门决定摘除树上大部分果实,以减轻其负担。考虑到夏季多发的强风暴雨天气,此次同步实施了枝条修剪,“修剪掉部分细弱枝条,不仅能优化树冠内部的通风透光条件,让古树‘呼吸’更顺畅,更能显著降低它们在即将到来的大风天气中被吹折损伤的风险,同时也减少断枝坠落对下方道路交通造成的安全隐患。”

  这两棵古树堪称城市“活历史”,树龄分别高达380多岁和430多岁。它们原本生长在张元庵内,1992年因金匮路改造工程,被精心南移20米至现今位置。30余年来,在养护人员的精心呵护下,这对历经沧桑的“姐妹花”非但没有萎靡,反而愈发枝繁叶茂,成为太湖大道上一道引人驻足、充满历史厚重感的独特风景线。李芳补充道,养护工作贯穿全年,今年2月,工作人员拔除了古树原有绿地中的麦冬,以增强土壤透气性,减少养分流失;到了3月,又及时进行了追肥,为古树补充“元气”,确保土壤营养充足。

  据了解,目前市区(不含江阴、宜兴)挂牌保护的古树名木共有618棵,后备古树191棵。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绿色活文物”,养护部门每年都会定期为它们施肥复壮、改良土壤,严格遵循“一树一策”的科学养护方针。每逢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来临前,养护人员更会严阵以待,提前采取加固支撑、疏通排水等措施,全力守护古树安然无恙。

  (施剑平/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