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爱无锡

进村避暑找甜头——

这颗糖甜透百年

  灼灼热浪已经在无锡翻滚了多日,村里的避暑地又解锁了新地图——藏在锡山区港南村的芝麻糖,看起来其貌不扬,却藏着“这糖小时候抱过我”的老味道。

  “绕绕糖,绕绕糖——”小时候,听到这声音人就像被麦芽糖黏住了一样,非缠着爸妈买一个不可。这童年里甜甜的香气穿透了时光,来到无锡东北角的如饴麦芽糖工作坊。

  1917年,在盛产大米的江南鱼米之乡,王小兰用蒸熟的大米和小麦浸泡催出来的嫩芽,熬出传统的琥珀色麦芽糖,以此为原料,首创了芝麻糖制作技艺。第四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文波一家依然按照时序制糖,将乡野的灵气、时光的韵味,全都揉进了香甜酥脆的芝麻糖里。他从2005年起接过制作麦芽糖的手艺,用“老法头”的米糖来做省级非遗皮虫糖和市级非遗芝麻糖,至今已18个年头。

  张文波告诉记者,每年11月到来年2月的气温低,经过发酵、翻炒、掼糖、包芯等12道制作工序做出来的麦芽糖容易凝固,但其他时间也并不代表是休息日,看似只热闹三四个月的甜蜜,要花上一整年做好充足准备。临近过年,附近乡邻的年货清单里绝不能少了芝麻糖和皮虫糖,而麦芽糖作为这两种糖的制作原料需求量非常大,因此平日里他会喊上家人帮忙,不定期制作一批麦芽糖冷藏备用。

  芝麻在锅中炒香后,将提前融化的麦芽糖浆倒入锅中,瞬间,甜香与清香在铁锅中碰撞交融。当糖与芝麻达到合适的融合状态,张师傅立即将这滚烫喷香的糖团转移到砧板上,用木框将其快速擀平,厚薄均匀、方正平整。做芝麻糖是一家人一起忙碌的活计。张师傅和女儿齐上阵,“笃笃笃”手起刀落,切好的芝麻糖还带着余温,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现在,非遗正成为无锡街头大小市集中的“顶流”,张文波带着自家的非遗麦芽糖、芝麻糖和皮虫糖,不时在无锡各大非遗市集出没,想吃糖解馋的朋友欢迎随时偶遇。

  (孙妍雯 实习生 李昱宁/文 汪新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