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吴哪里可以捉知了?”“无锡哪里有‘知了猴’?”最近,不少市民在网上发帖,询问捉“知了猴”的好去处。在锡城的树林、公园、河堤附近,出现了一群“神秘人”。他们手持手电筒、拎着塑料袋,全神贯注地在树上搜寻“知了猴”。正值盛夏,抓“知了猴”这一活动正悄然火了起来。
一只小小的“知了猴”,为何变得如此抢手?有市民打趣道:“因为吃完就安静了!”“小小知了轻松拿捏!”网友小鱼在网络上分享了自己在无锡捉知了的经验,引得不少市民留言互动。有的市民邀请她去自家小区捉知了,有的市民则询问哪里能捉到更多。对此,她回应道:“不用特意去找特定地方,只要有树有水、能听到知了叫声的地方,都能捉到。”
据了解,“知了猴”是蝉的幼虫,处于知了的若虫阶段。民间对它有多种叫法,也有直接称其为知了、金蝉的。研究发现,蝉的肉质富含多种营养物质,还含有维生素以及锌、钾、钙等有益微量元素。刚刚蜕壳的“知了猴”口感最佳,最为鲜嫩,此时需要瞅准时机抓住它。若再等上一两个小时,它的翅膀变硬就会飞走。野生“知了猴”风味独特,且蛋白质含量丰富,但近年来越来越难寻觅,所以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大。在山东、安徽等地,一些摊贩会在村头道路边摆摊,将抓到的“知了猴”转卖给外地客商。
在其他城市,很多人会抓知了卖给餐馆。此前有报道称,一位浙江小伙一天能捉12—15斤知了,相比购买知了,能节省数千元。记者留意到,无锡的烧烤店也有知了出售。那么,无锡的烧烤店会收购知了吗?记者随机询问了两家烧烤店老板,他们均回复:“不收。”其中一家是成品进货,另一家则是连锁店,由公司统一发货。锡澄路附近一家烧烤店的老板介绍,每年这个时候,店里都会推出“烤知了”这道菜,卖给食客,“喜欢吃的人特别喜欢。”
以蝉入馔,古已有之。《礼记》中记载,当时国君的食谱里就有“爵鷃蜩范”,其中“蜩”(tiáo)指的就是“知了”。虽然部分市民表示知了味道鲜美,但也有市民称:“无锡人不吃这个。楼下知了特别多,吵得不得了。”更有网友呼吁:“请放过无锡的知了。”需要注意的是,知了虽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但并非人人适宜食用。知了容易携带细菌、寄生虫以及重金属等,不宜过量食用。特别是过敏体质者、肾病患者、痛风患者、肝病患者等,应避免食用。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