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看无锡

铁路“穿针人”烈日下保货运

  7月23日上午10点,阳光刺得人睁不开眼,一列列车驶入无锡西站。调车长杨恒位于车尾,半个身子探出车厢,密切观察着前方的信号灯。他身上那件亮眼的橙色工服,在烈日的长时间炙烤下已经泛白,而中间那片显眼的深色区域,是被汗水浸透的痕迹。“每天就在这铁道上来回走,日行两万步是常态。”作为班列的“穿针人”,杨恒和同事们需完成列车解体、编组、取送等作业。从早上8点半到晚上6点,他们就在这没什么遮挡的货场来回奔走,检查线路状态、确认道岔位置、启动制动装置。

  身上背着两个用于实时调度的对讲机,腰间挂着安全扣,腰包里还揣着一瓶水,一出工,杨恒就要背负十来斤的装备。“出来没一会儿衣服就湿透了,中间偶尔能被风吹干,但几乎一整天都泡在汗水里。”即便在如此炎热的天气里,长衣长裤、棉手套也是出工的标配。“车厢都是金属,阳光一晒温度高得很,很容易烫伤,必须全副武装才能上岗。”早上出门前,杨恒喜欢带瓶冻得邦邦硬的冰水,让这份清凉更持久一些,“天气太热,没带出来多久也就喝完了。”

  为了凌晨能准时将装好货物的车厢运往芦潮港集结,搭上海铁联运班列,白天送车皮、卸货、装车等工作一步也不能松懈。“这也意味着,调车作业时,高温始终如影随形,单次作业时间至少要两个半小时。”无锡西站副站长周宏告诉记者,为了给工人降温,大家也想过不少办法。他们曾买过冰袋衣,但工人出汗后毛孔张开,接触冰袋容易感冒;也想过准备挂脖小风扇,但额外的穿戴可能增加工人的作业风险。“这高温,只能扛过去。”

  作为无锡铁路物流核心枢纽,无锡西站、无锡南站承担着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使命。数据显示,6月以来,无锡直属站累计发送各类班列超1.3万标箱。成果背后是调车职工日均350余勾调车作业挥洒的汗水,他们不分昼夜在滚烫的铁轨间“穿针引线”,确保每一列班列准时出发。

  (陈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