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办、遛狗、陪玩……近段时间以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借助网络二手平台、社交平台,将自己的时间、技能、情绪价值等转化为可交易的“商品”,接受“雇佣”。就业市场上,“灵活就业”“零工经济”“万物皆可闲鱼”等新词也随之涌现。对此,记者进行了探访。
多元“商品” 从时间、技能到情绪陪伴
将某二手交易平台定位到无锡后发现,除了常规的闲置物品转让,大量虚拟服务帖引人注目:“朋友式陪逛、吃、玩、看电影,提供情绪价值”“聊五块钱天,当树洞”“跑腿代办,万事皆可帮”。
在江南大学读研的小鱼已经有近一年的“接单”经历。翻阅小鱼的主页,不仅有线上整理资料、校对格式、批改作业等服务,还有竞赛答疑和保研咨询等知识付费内容。小鱼告诉记者,知识付费内容的销量较好,有明确的学生受众。她本身是江南大学保研成功的研究生,经历了“卷”绩点、“卷”竞赛、联系导师、推免等整个保研流程,积累了很多保研资料,“我提供给顾客的内容价值比较高,从挂帖出售以来,每天都有人来私信购买,10元一单,现在成交量已超过50单。”
毕业于计算机专业的小江初到无锡工作,选择在二手平台售卖“时间”。他偶尔能接到一些测试、数据分析等专业性强的单子,但更多的是帮小忙:邮寄资料、代排队、代购蛋糕、遛狗……虽然主页写着“两元帮小忙”,但最后的价格还需要根据服务的难度和时间确定,实际费用在两元到二十元不等。
从业动机 收入、自由与自我实现
说起自己“入行”的原因时,多名受访人士表示,发帖之初仅仅是抱着多一份收入的想法。小鱼的动因就是自己有一段“间歇性空闲”的时间,为了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她以网络接单的方式让空闲时间充实起来:“最开始其实没有抱很大的希望,单量也很少,随着时间的推移,交易量才逐渐变多。”初入职场的小江则将这一行动视为自己缓解职场焦虑、获取零碎收入和锻炼专业能力的方式。
自由也是年轻人选择线上“售卖”自己的重要驱动力。“自己接单自由啊!没有老板,没有KPI,没有压力,自己决定接哪些单子。”私人地陪小梁表示。
除了金钱和自由,“自我实现”也是经常被提及的一个词。已找到工作的小江依然在从事他的“两元大业”,他表示,平台接单的工作任务是各式各样、充满意外的,“你不知道会遇见什么人,不知道会面临什么任务,未知的一切都让人兴奋。而且在付出具体的劳动中,也体会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小鱼则表示,这些经历给了她一颗“定心丸”,不论就业市场发生什么变化,她依旧可以靠劳动养活自己。
风险隐患 履约、安全与价值衡量
然而,交易背后风险与隐患并存。记者浏览网络平台,发现相关“避雷帖”数量也不少,其中提及最多的是“定金不退”和情绪价值无法量化。
接单“雇佣”的小梁告诉记者,有的顾客在网上下单后会“放鸽子”:“我们约好上午十点到某停车场碰面,顾客可能有别的安排就不来了,但是我已经到那边了,路费和精力就这样浪费掉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小梁选择在接单之前收取一部分定金,以保证对方守约,但由此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不退定金对方有意见,但是退定金后,自己的损失无法弥补。”
此外,女性从事私人地陪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小梁周围就有这样的女性朋友,出于安全考虑,接单时会严格限制顾客性别,或是把单价提高以达到筛选顾客的目的。但她表示,单价提高后,反而会引起一些消费者误会。
“帮小忙”和技能知识服务也并非全无风险。小鱼提到一段让她印象深刻的经历:对方以银行卡限额为借口,希望借用小鱼的银行卡进行资金周转,并表示全程不需要小鱼额外付出劳动,酬劳500元,“这一听就是违法的,我直接举报拉黑了他。”小江也分享了一名奇怪的“客户”:“有一个洗猫的单子,对方先是问我性别,然后又要求我上门协助他洗猫,说一个人按不住小猫,并且要马上过去。但考虑到入户有风险,最后我就放弃了。”
小乙则是一名消费者,在一次购买游戏陪玩服务后,他认为对方游戏水平不专业,在打游戏的过程中都是自顾自地打,没有提供情绪价值,因此觉得不值。
律师建议 模糊的雇佣关系需书面约定
在这些风险与隐患的背后,“岗位”无法准确定义,雇佣关系模糊是重要原因。北京市京师(无锡)律师事务所律师徐莉认为,此类交易大多由个人或小团队完成,没有公司或者机构运营。同时,双方通过二手平台、社交平台完成交易,既没有正式的合约、明确的权责关系,背后也缺乏专业性平台的审核和约束。此外,对这种行为目前也没有成熟的法律进行规范。对消费者来说,没有第三方进行从业人员资质审核和风险担保,遇到纠纷同样难以维权。
“陪伴经济或者说零工经济是一个新兴行业,从兴起到成熟需要一定时间。”徐莉建议,在相关规章制度出台前,从业的年轻人尽量以书面的形式确定服务内容、费用与责任标准,在服务过程中保留服务记录,同时考取相关从业资格证。消费者优先选择正规的服务平台,尽可能不和身份不明的人接触,防止泄露个人信息。
(除律师外,文中采访对象均为化名)(施剑平 见习记者 朱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