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应战“竹节草”

那一份热饭如约而至

  本报讯 积水的道路、模糊的视线、不断增加的订单……在风雨交加的街头,那一抹抹穿梭而过的“黄色”和“蓝色”,依旧是这座城市最忙碌的身影。

  “我准备了3套雨衣,基本1个小时就湿透了1套。”饿了么骑手周正华是值雨高峰班的“老兵”,他一边抹着头盔上的雨水一边说,“雨下得猛,井盖容易滑,非机动车道的一些地方容易积水,一不留神就可能摔车。我带了防滑手套和防水手机壳,雨天开慢一点,安全第一。”

  和雨水一同增长的,还有平台上的订单量。据饿了么五爱广场站点站长王金峰介绍,自降雨开始以来,站点的订单量较平时增加了约50%。平台临时调整配送规则,实行超时免罚、延长时限等措施,并按雨量等级为骑手发放补贴,希望能弥补一点大家的辛苦。

  美团骑手连俊来展示了他用塑料袋层层包裹的备用手机:“手机进水了,导航用不了,充电也有问题,很多骑手都遇到了这种情况。”不少站点设立了“雨天补给点”,配备姜茶、泡面、一次性雨披、简易防滑贴和充电宝等物资,为骑手提供基本补给。

  外卖路上,有风险,也有温暖。上午11点,暴雨再次加剧,正在新吴区送餐的骑手吴海涛因路面积水陷车,电动车突然熄火。附近一家修车店老板见状冒雨上前帮他推车,并简单处理了电瓶故障。“不少客户在备注里都写着‘不着急,先找地方避雨’,特别体贴。有时候我们还没到,客户反过来劝我们慢点骑,挺暖心的。”吴海涛说。

  风雨之中送的不仅是饭菜,更是对城市生活节奏的兜底保障。许多市民选择居家避雨,而对独居老人、行动不便者或家中有婴幼儿的家庭来说,一份准时送达的外卖,就是他们安心度过雨天的一餐之安。(陈怡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