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看无锡

从“特种兵”到“摸鱼派”

这个暑期,“窝囊旅游”为啥爆火?

  特种兵旅游热潮过后,“窝囊旅游”带着“又怂又爽”的独特气质悄然兴起,迅速占领暑期热搜。能躺平绝不站立、能乘车绝不徒步、能轻缓绝不刺激……在高温炎热的暑期,这类“低能耗”玩法愈发赢得游客的青睐。

  景区“懒人玩法”悄然走红

  “窝囊旅游”并非贬义,而是对一种“摸鱼式出游”的戏称,它让游客在“想玩”与“摆烂”之间找到平衡,在轻松惬意中收获快乐。这个暑期,无锡多个景区因“窝囊旅游”模式意外迎来客流高峰。无锡惠山森林公园的电瓶车道上,载满游客的车辆排成一排。虽然没有登山电梯,但电瓶车成了“窝囊爬山”的标配。“往年市民游客来爬山,用电瓶车上下山的并不多,今年暑期可是供不应求。”景区负责人透露,7月电瓶车二次消费收入同比上涨59%,沿途豆花店的冰镇绿豆汤销量也跟着翻番。

  宜兴竹海的漂流河道上,皮筏艇像荷叶般随波逐流。与传统漂流的激流勇进不同,这里的游客大多半躺在艇中,任凭溪水推着穿过竹林深处。“全程不用划桨,也不出汗,妆都没有花。”来自苏州的游客小林举着手机拍两岸风光,十分惬意。

  多个旅行平台数据显示,今年暑期,能提供“窝囊旅游”体验的景区,门票热度增幅明显,有景区门票搜索量环比6月涨了17倍。无锡各大旅行社的暑期订单里,“窝囊旅游”线路成了抢手货。无锡万达国旅导游小李发现,越来越多的游客要求去“能躺平”的地方。为此,旅行社专门推出“懒人套餐”,如杭州淳安天屿山观景台,全长300多米的三段自动扶梯直通山顶;浙江安吉龙出没大峡谷景区,游客只需躺平顺着800米的河道漂流而下。“这些线路设计很懂我们,不用硬撑也能玩尽兴。”95后游客小吴评价道。

  拒绝“没苦硬吃”是出圈本质

  “窝囊旅游”的爆火,本质上是年轻人“悦己”“放松”需求的集中释放。90后的无锡设计师由丽丽直言:“传统蹦极看着就腿软,‘窝囊版’只有20米高,跳下去像坐慢速电梯,终于敢挑战一次了!”这种“低门槛、高成就感”的模式,大幅降低了心理与生理的双重压力。业内人士分析,“窝囊旅游”契合了当代人“拒绝内卷”的心态——与其在传统项目中“没苦硬吃”,不如在轻松体验中收获情绪价值。

  蠡湖边的皮划艇码头,傍晚时分就开始聚集大量游客。与专业玩家劈波斩浪不同,多数人划出去几十米就抛下船桨,任由小艇在暮色里漂荡。“看夕阳落在湖面上,比在健身房练核心舒服多了。”80后游客小张和朋友带着奶茶上船,用手机支架支起直播设备,“这叫‘水上摸鱼’,主打一个松弛感!”蠡湖水上运动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暑期皮划艇租赁时长明显增加,平均从1小时延至2.5小时,“很多人不是来划船的,是来‘漂’着发呆的。”

  夜游项目的火爆,更印证了“窝囊旅游”的精髓。花星球景区的夜场里,游客们围坐在草坪上看灯光秀,“以前总想着把每个景点拍遍,现在找个躺椅看星星更舒服。”市民李女士带着野餐垫,在星空帐篷区待了整晚。无锡动物园的夜游“大马戏”同样座无虚席,观众们捧着爆米花看表演,“不用赶时间,连动物都显得更亲切了。”

  为文旅市场带来新机遇

  “窝囊旅游”的兴起,为文旅行业转型提供了新思路。江苏省旅游协会副会长王洁平指出,未来景区需聚焦“情绪价值”与“差异化服务”,例如为老年群体设计无障碍路线,为亲子家庭打造低刺激娱乐项目。有趣的是,大熊猫“加悦悦”“渝宝”每天懒洋洋地啃竹子、打盹,能吸引大量游客驻足。“有人早上9点来,下午5点还没走,就为了看熊猫翻个身。”无锡动物园工作人员透露,熊猫馆周边的文创雪糕、毛绒玩具销量激增,游客“看熊”与“消费”两不误。

  从“特种兵”到“窝囊派”,旅游模式的迭代折射出大众对“舒适感”的追求。当景区不再执着于“惊险刺激”,转而提供“低能耗、高快乐”的体验,或许正是文旅市场回归本真的开始。无锡市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文旅行业而言,“窝囊旅游”的启示在于,情绪价值愈发重要。当慢游、深度游等概念不再是宣传口号,而是转化为“降低体能门槛”“弱化刺激感”的具体实践,景区才能真正与游客达成情感共鸣。

  (晚报记者 璎珞/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