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看无锡

了不起!无锡有一群“跳水小孩姐”

  从左到右依次为:董宥汐、周千瑜、贺芊予

  董宥汐

  近日,上海一位6岁男孩淡定跳水的视频火遍全网,网友纷纷感叹:“这腱子肉一看就不一般!”其实在无锡,也有一群让人惊艳的“跳水小孩姐”。

  4岁的董宥汐是无锡市体育运动学校(下文简称无锡体校)游泳跳水队最小的队员,从3岁起踏上跳台,每天训练结束都会仰着小脸问教练:“我今天跳得好吗?”这个奶声奶气的问句背后,藏着无锡跳水小将们对跳水项目的坚持与热爱。

  每周跨省训练的“团宠小将”

  清晨的南京体育学院跳水馆,总能看到一个扎着辫子的小身影在跳板旁蹦跳。董宥汐穿着粉色泳衣,肉乎乎的胳膊抡起又落下,模仿教练示范的动作。她踮脚站上1米跳板,小拳头攥了攥,“嗖”地跳进泳池,练习“水花消失术”……董宥汐已经在这里训练了近六个月的时间。

  “我见到这个孩子的时候,她才3岁。”无锡体校教练石磊的手机里存着几十条训练视频,最早的一条中,董宥汐正趴在池边,眼神里满是好奇。当时亲子游泳教练特意推荐:“这孩子水感特别好,是块料子。”可石磊犯了难,她带过的队员最小也有5岁,而3岁娃连指令都未必听得懂……但董宥汐的表现很快让她打破了刻板印象。别的孩子还在哭闹要抱时,她已经能自己换泳衣、拎水杯;教练讲动作要领,过几分钟问“刚才说什么了?”,她能一字不差复述;别的孩子训练结束在休息,她却会数着“1、2、3”给自己打气。3米跳台,她站在上面往下看,突然回头对石磊说:“教练,我想试试。”第一次跳得歪歪扭扭,爬上来抹把脸又要求:“再来一次!”

  “她不害怕吗?”记者问,石磊笑着表示,怎么可能不怕,成人在3米的高度都会害怕,更何况那么小的人类幼崽。记者了解到,董宥汐的父母十分支持她练习跳水,每周三清晨,她爸爸都会开车将董宥汐从无锡准时送到南京的训练场。“晚上董宥汐爸爸就睡在车里,妈妈则带着她挤在我的宿舍,哪怕自费也不想落下一节课。董宥汐父母一直很坚定。”石磊说。

  “跳水小孩姐”们都很努力

  训练间隙,董宥汐总爱手舞足蹈,听见场馆播放音乐就跟着扭动。有次她跳完一个动作,在泳池里游着游着突然转圈,奶声奶气地喊:“我今天练习得好吗?水花是不是小了啊?”惹得全场大笑。“省里跳水队的所有人都很喜欢她,她就是队里的团宠。”石磊说。

  与董宥汐一样,6岁的贺芊予正咬着嘴唇站上跳板。这个被叫作“团团”的小姑娘,半年前还是个“哭包”——第一次学新动作,她抱着栏杆号啕大哭,眼泪鼻涕糊了一脸。“现在可不一样了。”石磊笑着说。她协调性好,姿态非常优美,起跳高度也很高,团团妈妈曾是前国家队的游泳健将。

  而周千瑜正在泳池里练习“抱膝跳”,这个7岁女孩在空中有神奇的“停滞感”——别人“扑通”落水时,她却像羽毛般在空中多停留半秒。“这是天赋。”石磊说,周千瑜是她从幼儿园招的最后一批队员之一,当时二十几个孩子里,只有她坚持了下来。现在已经进了省运动队人才库。而贺芊予、董宥汐也将陆续参加省运会比赛,“她们都很努力,都很了不起。”

  无锡跳水队走的是“精兵路线”

  在无锡体校游泳训练馆里,游泳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陈立正给队员们复盘。墙上的照片格外醒目——阮莉俪全运会夺金瞬间、王飞龙世锦赛领奖台上的笑容、凌悠然在全国少儿锦标赛上的专注神情。“这些都是孩子们的榜样!”

  陈立介绍,跳水队走的是“精兵路线”:“我们人不多,但每个苗子都是精挑细选的,请专家反复评估后才决定培养。”她算了笔账,培养一个队员至少要四年,哪怕最后只出一个好苗子,也值得。2013年11月,她接手游泳跳水队时,队内正处于低谷期,“没有好的游泳跳水教练,没有自己的游泳训练场地,多年来参加各类比赛成绩不理想,大家都没有自信,更没有期望”。这几年,无锡游泳跳水队成绩斐然,而制约发展的难题很现实,无锡没有专业跳水场馆,队员们只能去外地训练。石磊说:“这反而让我们练得更专注,更珍惜每一次训练的时间和机会。”

  (晚报记者 璎珞 采访对象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