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看无锡

菜市场“捡菜热”引发关注

管理方回应:凸显三大问题,加强巡逻劝离

  近日,无锡一批捡菜视频在社交平台上掀起热潮,短短几天单条视频最高播放量突破20万,“当我下班后去菜市场能捡到什么”话题阅读量更是飙升至400多万。视频里,年轻人穿梭在无锡朝阳蔬菜交易市场,弯腰在泡沫箱、麻袋堆里挑选被菜商丢弃但仍可食用的蔬菜——有的捧着带着泥土的胡萝卜,有的拎着半袋辣椒。这种看似“接地气”的行为,为何能引发如此大的反响?

  探访

  晚间成捡菜高峰期,宝妈抢拾掉落丝瓜

  记者实地探访发现,晚间6点至9点的批发高峰时段,是捡菜的“黄金时间”。此时,商贩集中清理当日的剩余蔬菜,货车装卸频繁也容易掉落食材。数十位市民前来捡菜,其中既有单独行动的年轻人,也有不少骑着电动车、带着孩子的一家三口。

  记者目睹了这样一幕:一辆刚进完货的小型货车在经过市场主干道的颠簸路段时,一根表皮翠绿的丝瓜从车厢滑落,在地面滚出两米远。一位开电动车的宝妈迅速刹车,快步上前捡起丝瓜,与同行一块捡菜的朋友分享喜悦。“晚上货车多,掉菜的情况也多,捡着更方便。”这位宝妈在与记者交流时坦言,“能省点买菜钱,孩子也觉得像‘寻宝游戏’。”

  声音

  年轻人追“反浪费”,商贩喜忧参半

  “捡菜不是为了省钱,更多是想减少浪费。”31岁的市民李威是名设计师,生活之余喜欢拍视频记录生活,已发布多条无锡朝阳蔬菜交易市场捡菜Vlog,每条视频的播放量都超过10万。他告诉记者,他第一次来捡菜是因为偶然发现商贩会丢弃大量外观稍差但仍可食用的蔬菜,比如有点磕碰的番茄、带点黄叶的青菜,觉得扔了太可惜,就想着捡回去自己吃,顺便拍视频呼吁大家珍惜食物。

  如今,李威的视频已吸引不少年轻人跟风,“评论区很多人说要一起‘打卡’,还有人分享自己用捡来的菜做的家常菜。”

  对于捡菜行为,市场内的商贩们看法不一。经营蔬菜摊位多年的王师傅对捡菜者较为包容:“有些菜确实只是卖相不好,扔了也心疼,有人捡去吃总比浪费强,只要不影响我做生意就行。”但也有商贩表达担忧,卖绿叶菜的张阿姨说:“我们丢弃的蔬菜,有的是存放时间长了不新鲜,有的是被挤压后可能变质,要是分不清,吃坏肚子就麻烦了。”

  回应

  凸显三大问题

  加强巡逻劝离

  “现在每天晚上最多能看到20多人在市场里捡菜。”无锡朝阳蔬菜交易市场的执勤工作人员表示,近期捡菜人数激增,同时也带来问题:一是安全隐患大。市场晚间货车、电动车密集,捡菜者为抢拾掉落的蔬菜,常突然横穿车道,甚至带着孩子在车辆间穿梭;二是食品安全难保障。被丢弃的蔬菜多存在外观破损、存放超时等问题,部分还可能沾染垃圾桶的污染物,市民食用后若出现健康问题,责任难追溯;三是扰乱经营秩序。部分捡菜者聚集在摊位周边,影响商贩正常卸货、清理。“现在我们加大巡逻频次,遇到捡菜的市民,会及时劝离。”

  (晚报记者 寿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