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看无锡

《守护者们》藏着两位无锡籍导演的较真:

选对人抓细节打造热播剧

  近日,由导演杨文军、石栾、袁煜晨执导的悬疑谍战剧《守护者们》在优酷热播。张一山、韩东君、张天爱领衔的阵容,加上“龙套演员假扮密码专家”的反套路剧情,让这部原创剧收获口碑与流量双丰收。值得一提的是,三位导演中,70后的杨文军和90后的袁煜晨均是无锡人。昨天,两位导演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讲述这部“不一般的谍战剧”背后的故事。

  选对人很重要

  “选张一山演丁一,就是觉得他能扛住‘一人分饰两角’的反差;选韩东君,是知道他能把情报员的‘帅’演得不假。”杨文军提起演员,语气里满是“选对人”的笃定。

  剧中,张一山既要演油滑的龙套演员丁一,又要扮盲眼密码学专家李约瑟,为了让“盲人”状态不悬浮,他提前在特殊学校跟着视障人士学用拐杖。“他发现金属拐杖触地的声音不同,能判断距离和障碍物,就把这个细节带到戏里。”杨文军说。

  韩东君的“优势”则藏在生活里。这位演员是专业赛车手,骑马、开车样样精通,“戏里的顾仰山是豪门公子,所以玩枪、飙车的戏,韩东君根本不用替身,一看就是老手。”

  久未露面的张天爱为演好话剧团老板冼碧云,特意去剧院蹲点。杨文军说:“她和话剧演员聊日常,看他们怎么记台词、怎么打理后台。”

  处处体现细节

  “细节处更能体现谍战剧的严谨。”被圈内称为“细节控”的杨文军打破了很多人对谍战剧的固有印象。剧组做了1000多套服装,手工彩染的西装、带花孔的礼服、威尔士亲王格纹外套,每一件都藏着巧思:“张一山第一次扮专家穿的礼服,衣襟上有细小的‘挖孔’花纹,这是韩东君建议的,暗示精致下藏着漏洞,就像当时的租界,看着光鲜,实则危机四伏。”

  剧中两场“一镜到底”的重头戏,让杨文军至今记忆犹新。一场是冼碧云被日军施压,剧院成员集体反抗,她从二楼走下来回忆过往的戏拍了2天,20多遍,演员走位、灯光切换、情绪衔接,差1秒钟都得重来。拍另一场码头追逃戏,剧组动用12辆吊车、400多盏灯,从屋顶拍到街道,再从陆地追到水边,“美术组搭场景时,我突然说‘不如一镜到底’,大家都觉得难度太大了,电影都很少有这么大场面的长镜头。最后拍出来,观众跟着角色奔跑的代入感,是剪辑切换比不了的。”

  这是导演袁煜晨第一部独立执导的影视剧作品,他告诉记者,最意外的彩蛋是剧组的“密码顾问”。剧组原本只是找了个横店的特约演员演“剧院老板”,聊起来才知道对方曾在部队干过电讯密码工作,他帮忙设计了密电码的书写格式、发报时的节奏,连张一山背的“拗口密码”,都是他按真实规律编制的。

  让“成长”更有分量

  杨文军表示,当初接《守护者们》是被编剧张吉的“小人物视角”打动。剧中丁一的成长线,是他最看重的:“从一开始怕惹麻烦,到看着身边的人牺牲,最后说‘我要成为他们’,这个过程不是突然地觉醒,而是一次次被身边人推着长大。”

  为了让这份“成长”更有分量,两位导演特意在台词里埋了“莎士比亚名句”。冼碧云被迫为日本人拍戏时,说“玫瑰换个名字依然芬芳”;丁一被抓时,隔着门说“在命运这本书里,我们同在一行字”。用这些来自《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句子表达心声,既符合身份,又能体现乱世里的无奈和骄傲。

  对于未来,杨文军称还想拍“无锡故事”:“家乡的水、家乡的人,都有说不完的戏,说不定下次就来无锡拍片,让观众看看江南水乡的美。”

  (璎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