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少消费者发现,超市、餐饮门店、商场里的共享充电宝正在悄悄涨价。据相关媒体报道,和去年1元/小时的价格相比,共享充电宝价格目前在每小时2元左右,甚至有的地方超过了2元,达4-8元/小时不等。和充电宝一样涨价的,还有共享单车。告别了大量优惠红包补贴的当下,共享单车的计费标准也在不断调整。有报道称,上半年摩拜、哈啰、青桔三家共享单车费用基本在每小时2-4元,与此前“免费骑”“每小时一元”相比费用上涨了不少。
作为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共享产品,共享充电宝和单车因低廉的价格,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如今面对涨价,许多消费者仍持保留态度。经历过“优胜劣汰”的“野蛮生长”阶段,“共享经济”如今进入了稳定时期。共享充电宝逐步形成了“三电一兽”的格局,而共享单车也形成了摩拜、哈啰、青桔三足鼎立的局面。企业通过涨价来扩大盈利和回收前期成本无可厚非,然而高频次的使用并非意味着消费者必须照单全收。共享产品的计费定价仍然缺乏相关的依据和市场监管,如果共享企业可以随意控制定价,那么相当于为共享市场注入了一个不安定因素。
同样,使用频次高也并不能跟用户黏性画等号。共享服务并不是一项刚需,使用与否,选择权仍然在消费者手中。共享企业想要良性发展,还需在提升服务品质、提高产品质量上下工夫,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更便捷、更安全的产品和服务。(小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