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友炜
今年正逢老朽七十五周岁。我对人生之路,略做思索,感悟有三,以飨读者。
人这一辈子重在过程
每个人在人生的行进中,同时也享受人生之过程。
在漫漫人生路途中,处处充满着对立统一的辩证法:人生,有时是痛苦的,尤其是精神上的缺失比物质上的缺失更痛苦。但只要坦然面对,也会觉得“痛并快乐着”。
人生,有时是快乐的,但往往好景不长,甚至乐中生悲,有时还会带来祸害;有时得意也失意,一方得意,一方失意。
人生,荣华花间露,富贵草上霜。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得意些什么?失意些什么?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如行云般自在,像流水般洒脱。这,才是人生应有的态度!而真的这么想这么做,并非易事!
“看空一切”不可取
众所周知,“四大皆空”是佛教用语。意思是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的——特指“地、水、火、风”这四种组成宇宙的元素是空虚的,佛教称为“四大”。它认为,对于我们所处这个世界,不能去执着任何东西,但“四大皆空”又是一种消极主义思想。
如今,在网络上在微信中那些宣扬“人生如梦一场空”的观点比比皆是。什么“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茫在其中”“名也空,利也空,双眼一闭美梦终”……
上述流传的顺口溜,是一些消极的负能量。似乎无论宇宙还是人类,都是从零到零。这是一种极端的虚无主义。它的危害就是消磨人的意志,磨灭人的理想信念,对事对人看透一切,看破红尘,自认为终生辛苦一场空,自认为奋斗打拼一生积累的一切一场空。其实也是一种自私的利己主义,担心自己不能倾其所能,不能享尽所有。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世上从百姓到权贵都概莫能外。倘若世人都看空一切,那么婴儿就不该出世,上学的学生就不会认真读书,参加工作的人们就不会去拼搏,为国家作贡献。推而广之,人类就不能繁衍,国家就不能富强,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就不能与时俱进!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人不是空的,而是实的。你生儿育女,那就是你生命的延伸,代代相传,无穷无尽,家谱上都写着哩!再说,你多余的财富,除了给子孙读书和创业外,多余的可向社会捐献,它的作用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还有将身后的器官捐献给需要救治的人群,这也是一种生命的延续!
来地球一次,只有一次精彩,没有彩排的机会。人生,不能看空一切。遵循规律,顺其自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笑对人生。
人到古稀方悟道
曾几何时,夫人一直想去首都看看,但都没如愿。直到退休后的2009年秋,我携夫人终于踏上了北京之旅。我们在长城、故宫、天安门城楼、鸟巢等景点一一拍了合影照。看到照片上夫人脸上那灿烂的笑容,我心中有说不出的兴奋。
当我们从鸟巢回到无锡的猴窝(本人属猴),只觉得回家的感觉真好!近日,回首往事,我写了一首诗:
人到古稀时,方才回首道。
知足知不足,不足何其多。
有为有不为,不为常见到。
生命以天计,不过三万多。
时至耄耋年,最盼夕阳好。
夫妻随相伴,健康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