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海良 薛云霞
“今天,对我来说,是职业生涯中一个新的起点,能有幸成为第一期骨干成长班的学员,让我更清楚今后的路该怎么走。”这是吴强老师在参加无锡市玉祁高级中学举办的“行知学院——青年骨干教师成长班”开班典礼上的讲话。
吴强老师是“江苏省‘Wacoom杯’美术课堂教学和数字美术技能演示比赛高中组一等奖”的获得者,发表获奖论文达30多篇。像吴老师一样的青年才俊,他们都有着同一个身份,即无锡市玉祁高级中学行知学院第一期骨干成长班的学员。他们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席方盛老师晋级为“无锡市学科教学能手”;吴强、荣继辉、王贵峰等8位老师晋级为“惠山区学科教学能手”。
行知学院是学校与原徐州师范大学合作成立的教师在职培训平台。席方盛、吴强、荣继辉、王贵峰等11位老师经过自主申请、学科组评审、学校终审等筛选环节,他们很幸运地成为第一学期成长班学员,开始了他们从教以来的第一次系统学习之旅,并从此走上了专业发展的快车道。
青年教师是学校未来发展之本。基于学校办学规模日益扩大,学校又因初高中分设造成师资队伍的“稀释”,面对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占比较高、骨干力量不够充足、队伍结构不够合理的现状,学校进一步创新行知学院培训模式,依托行知学院这一平台,重点规划与实施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成长班的建立旨在助推青年骨干教师迅速成长,在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内需驱动的前提下,通过三至五年的培养,使全体学员在教育、教学、教科研等方面上一个新的台阶。成长班的建立一方面回应广大青年教师对自身专业成长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尽快改变学校教师队伍较为薄弱的现状,使青年教师尽快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早日承担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重任。因此,第一期青年教师骨干成长班的每一个学员从开班伊始就有着明晰的要求和发展愿景。
为了办好青年骨干教师成长班,使每一位学员都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学校竭尽所能为他们的成长搭建平台、创设条件。一是签署培养协议,明确培养要求,要求中既有共性的统一,也有针对每一位学员的具体情况和特点,提出个性化的发展目标和要求。二是创新校际合作模式,与区域内名校签署合作协议,为每一位学员物色“导师”,进行“一对一”地指导。通过与“导师”全方位的结对、“面对面的辅导”,让每个学员在课堂教学、教育科研等方面接受“导师”全面的精心指导。如在无锡市教科院“十三五规划”课题申报中,部分学员在“导师”手把手的指导下,最后有3项课题得以成功申报。三是依据考核要求,规范过程管理,强化监督。学员在规定时期内必须完成学校规定的理论学习,开设汇报课和研究课,参与沙龙论坛、论文写作、课题申报等“规定动作”,如未能完成,将依据考核条例自愿“退出”。同时,积极鼓励学员积极实施“自选动作”,学校视情况及成效予以适当奖励。其间,部分学员参与了校本课程教材的开发,得到了一致的认可。
第一期青年教师骨干成长班的11位学员,在为期三年的培训中坚守学习阵地,经过自身的努力及全体“导师”精心的培育下,有了美丽的绽放。3年后,有9位学员成功晋升了高一级学科骨干称号,既实现了自身的专业发展,也实现了学校对他们的期盼,向自己及学校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也为学校今后教师队伍的培养提供了一份“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为更多立志专业成长的青年教师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教师的高度决定着学校的高度,建设一支骨干力量充足、结构优化、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是学校一贯的夙愿。所以,学校高度重视“行知青年教师骨干成长班”的建设,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学校进一步完善了《行知青年教师骨干成长班章程》《行知青年教师骨干成长班学员考核条例》等相关制度,滚动开始了第二期行知青年教师骨干成长班的建设。同时,更增设了行知青年教师新秀班,成立了语数外行知学科工作室、行知班主任工作室等。
我们相信在行知学院梯队培养模式和机制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成长为骨干教师,更好地担负起学校办学质量、办学水平稳步提升的重任。行知学院已成为玉祁高中名副其实的锤炼教师的殿堂。
(作者系惠山区责任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