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探索

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

乘势而上,打造无锡新兴产业新优势(上)

  □ 无锡市新产业研究会

  在2018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无锡新兴产业在新的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如能抢抓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积极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将成为无锡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强大引擎。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

  新兴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格局

  当前,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新兴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格局主要表现在:

  以上海为龙头带动一体化、协同化发展步伐加快。近年来,上海积极发挥龙头带动核心作用和区域中心城市辐射作用。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上海建设卓越全球城市的双重动力支撑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注重区域协同和融合发展,不断推动长三角区域新兴产业和产业集群发展空间布局一体化。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布局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正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加速集聚。同时,以上海全球科创中心战略核心承载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平台合作为重点,构建各层次政府间科技创新协同治理体系,提升各类科技创新联盟和合作平台的功能,完善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共用机制,在长三角打造世界级科技创新中心。

  长三角各城市主动接轨上海、打造区域特色竞争优势的步伐加快。长三角各城市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新兴产业发展竞争优势。苏州纳米技术应用产业确立为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纳米技术应用产业生态圈”发展模式,搭建纳米技术资源网络,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规模企业和国际资源等形成多层次合作关系。杭州把数字经济作为市政府“1号工程”,数字经济已成为创新发展新动能和经济增长新亮点,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全市163家上市企业中数字经济企业占半壁江山。南京强化集成电路新兴产业地标建设,已初步形成涵盖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终端制造等环节的集成电路产业链,积极推动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驻区高校合作建设“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合肥市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全力打造智能语音、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创意文化六大新兴产业基地,其人工智能、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入选国家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合肥创意集群数量列全国第一。

  区域新兴产业高端化、平台化、国际化步伐加快。长三角积极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推动新兴产业高端化发展,已集聚了13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宁波、合肥等城市都已形成较为完整和成熟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江浙地区以“特色小镇”为载体布局新经济,正逐步构成长三角地区的“新经济走廊”。同时,长三角大力引进人才,加快新兴产业国际化步伐。以上海金山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杭州诺奖国际创新中心、罗伯茨生物科技中国(宜兴)研究院、科里生物医药中国(江阴)研究院为代表,依托诺贝尔奖得主先进的技术资源,积极开展诺奖和中外院士团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活动。

  以科技创新引领、打造自主创新示范区步伐加快。2014年经国务院批复同意的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我国首个以城市群为基本单元的示范区,涵盖8个国家级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区,横跨5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其目标是指向创新驱动发展,辐射带动苏南地区从要素、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无锡已实现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高新区全覆盖,其中无锡高新区获批智能传感系统试点、江阴高新区获批特钢新材料试点、宜兴环科园获批水环境试点(培育),全市新增江阴临港开发区新能源产业园、江阴高新区国家集成电路封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惠山智能制造物联装备特色产业基地等3个国家特色产业基地,累计建设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24个,大力推动特色产业加快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伴随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型制造业崛起步伐加快。长三角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以上海为例,产业结构加快升级,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上海经济已实现“两个60%”,即服务业占GDP比重和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均超过60%。近年来,随着制造业向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方向发展,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长三角地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推动服务型制造的发展已成为提高我国制造业价值创造能力,拓展制造业发展空间的重要举措。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

  无锡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与不足

  近年来,我市持之以恒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和产业强市主导战略,新兴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尤其在以物联网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形成了鲜明的产业特色和竞争优势,新产业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其主要表现为:

  新兴产业规模持续扩张,产业体系逐步完善。2018年,无锡规模以上新兴产业工业产值达到4039.65亿元,同比增长14.1%,高于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长0.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5.3个百分点。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1349.59亿元,比上年增长7.9%;新材料产业1243.16亿元,比上年增长28.0%,突破千亿产值。无锡重点培育发展16个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了以特钢、石化、金属制品、石墨烯为主体的新材料产业集群,集群发展的规模优势逐步显现,成为支撑无锡产业强市的新支柱。

  新兴产业企业市场影响力增强,涌现出一批科技小巨人和专精特新企业。2018年我市入围中国企业、制造业企业、服务业企业、民营企业等4个“500强”榜单的企业达69家,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全市境内外上市企业达138家,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2家企业入选中国大数据企业50强,3家企业入选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全省第一。海澜集团、中信泰富特钢2家企业营业收入超千亿元。全市新增省科技小巨人企业10家、省专精特新产品企业10家,分列全省第一和第二。

  新兴产业发展载体逐步夯实,发展平台加快构建。全市拥有智慧交通、智慧传感器、集成电路设计等与重点产业集群相关的国家级专业特色产业园区6家,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22家,省级科技产业园19家,产业发展呈现规模化、特色化、协同化和品牌化的集聚态势和一体化格局。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对标先进地区我市新兴产业发展仍然存在不足,无论在产业规模、发展速度、领军企业、核心技术、人才支撑等方面均不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和竞争优势。我市多数新兴产业处于产业链、价值链中低端和零部件加工环节,具有基础性自主产权的原创技术和技术集成终端有待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