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探索

力戒调查研究 过程中的错误倾向

  □ 禹仁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强调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此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明确要求把调查研究与学习教育、检视问题、整改落实有机融合、统筹推进,进一步凸显了调查研究工作的重大意义。开展主题教育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力戒调查研究过程中的错误倾向。

  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掌握事情的真相和全貌,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析研判,提出解决方案,调查研究就是一个实现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过程。我们坚决反对不做调查研究乱出主意、乱做决策的“拍脑袋式”的行为,更加反对盲目地为应付调查研究,搞虚假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调查研究。

  走马观花“拼凑式调研”要不得。部分党员干部一味强调工作繁忙,无暇深入基层开展调研,看似整天忙忙碌碌,实则在做“表”面文章。即使到基层调研,也是为了露露脸、出镜头,坐在车上转转,隔着玻璃看看,把调研当作应付式任务。加上平时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深入的思考,基层调研也发现不了问题,提出问题更是浅尝辄止。最后调查研究变成“纸来纸去”,生搬硬套地将基层提供的情况、问题、措施等拼凑为自己的调研成果。

  闭门造车“想象式调研”要不得。部分党员干部习惯于坐在办公室想调研,以自己的主观认识代替客观事实。有时迷恋经验主义,老是“我觉得”“我认为”,以实际上事先已有的主观认识框框去解释客观实际,主观臆断,调查研究变成了“验证我是对的”。有时沉迷本本主义,认为“书上就是这么讲的”“上面就是这样讲的”,不顾事实是怎样讲的,调查研究变成了“生搬硬套”。有的信奉经典主义,认为“从前经验是这样的”“其他地方是这样的”,不考虑事物、基层情况的发展变化和差异,调查研究变成了“照搬照抄”。

  弄虚作假“作秀式调研”要不得。部分党员干部开始调研时往往轰轰烈烈,热火朝天,最后走走过场,不了了之。基层调研过程中,从调研线路到陪同人员,都要经过特殊“包装”、精心安排,行的是“经典路线”,走的是“标准程序”,找的是“群众演员”,得到的是“注水情况”。基层干部讲成绩,讲经验口若悬河,一套一套,讲问题,讲缺点不痛不痒,虚头巴脑。有时调研结果为了迎合上级领导的某种意图,刻意扭曲和篡改事实的真相。有的领导干部明知报上来的是假情况、假数字、假典型,也不加以甄别,听之任之,心照不宣。

  有头无尾“断头式调研”要不得。部分党员干部虽然耗费大量时间、精力进行调研,可是调研结束后,却缺乏深入细致的思考分析,成果转化率低。撰写调研报告本应是梳理问题、分析研判、解决问题的关键一环,可在现实工作中却异化为应付上级检查的工具。调研报告相互“借鉴”“千篇一律”,毫无价值可言,完全违背了进行调查研究的初衷。

  (作者系无锡市委主题教育第六巡回指导组组员、无锡市委党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