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倩
“男童清空妈妈四万多元购物车”“沉迷电子产品六岁小童得颈椎病”“熊孩子玩手游花掉万余元”……此类新闻比比皆是。但让我欣慰的是,我的孩子不玩手机。
首先,父母以身作则。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的手机上没有游戏、音乐、视频等软件,也不会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因此,倘若家长没有手机瘾、网游瘾,孩子也会忽略其存在。
其次,丰富孩子的生活。我们经常会带孩子去户外活动,逛公园、做公益、看展览等,从小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宜静宜动。当孩子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了,自然会降低对电子产品、网游的兴趣。
再有,亲子陪伴。除去工作和学习时间,我们的剩余时间几乎都是和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亲子制作、亲子旅游,以及参加各种亲子活动,家长的陪伴永远比电子产品的陪伴更重要。
今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新指南中建议5岁以下儿童要健康成长必须减少看屏幕时间,有更多时间积极玩耍。在我们家,电视机近乎摆设,孩子在家可以画画、看书、搭乐高等,从不会去开电视。孩子中班时就能独立在家并安排好自己的作息,坐上餐椅就不会下座,也不会边吃边玩。可见,“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
父母多给孩子关怀和陪伴,尽力减少环境中的诱惑,让孩子拥有自控力,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作者单位:梁溪区金匮街道金匮苑社区居委会)
网友热议
@陈晓红:网络是把“双刃剑”,给人们带来了交流、学习的便利,也有导致孩子沉迷电子产品的隐患。预防孩子沉迷网游,在于正确认识与疏导。一方面,家长们不能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也应该多抽出时间陪陪孩子,比如一起下棋、滑旱冰、打羽毛球等。另一方面,学习之余,也可以允许孩子适当使用网络,作为调节大脑、放松情绪的一种方式。有了家长的陪伴与疏导,孩子就不会把电子产品、网游作为自己最主要的玩伴,自然就不会上瘾。
@轶夫: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应该是全社会关心青少年下一代工作的系统工程。首先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其次学校应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课业负担,增加集体活动次数,扎实推进“阅读工程”等活动,引导学生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此外,还需要全社会的关爱,特别是社区要多一些公益性的青少年活动场所,少一些功利性的校外培训机构,让更多人关爱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最后还是要从源头上着手,网络游戏公司应该负起社会责任,用大数据和技术进行管控,从源头上把好用户入口关。
@戴秋飚:如今,不少孩子将自己框在了那小小的屏幕里,远离自然、生活与想象力。如何让孩子们放下手机、Ipad,走出网游,走进大自然,过一个更健康的童年生活?澳大利亚政府今年2月向小学生派发了超过4万本“大自然游乐通行证”,要求他们在12岁前必须完成15件事情,包括爬树、自建小型杂物房、发明一种游戏且能玩这种游戏超过3天、在沙滩上堆城堡等。由此可见,家长、学校都要多创造条件,让孩子融入大自然,让学生会玩、玩好,玩得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