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热闻

这处陕西国保烙着“无锡血脉”

窑洞工厂见证无锡民族企业家实业救国历史 林语堂称“中国抗战时期最伟大的奇迹之一”

  本报讯 日前公布的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位于陕西省宝鸡市的宝鸡申新纱厂旧址有着“无锡血脉”。这处工业遗产由无锡人设计建造、无锡人运营保护,是抗战时期无锡荣氏坚守民族工业的历史见证。“它是无锡的骄傲。”无锡市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秘书长杨建民说。

  今年上半年由无锡市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和无锡日报报业集团共同打造了短片《向西向西,荣氏企业西迁记》。短片讲述的是抗战时期,无锡荣氏企业为守护民族工业,排除万难,一路西迁,保证生产,支援抗战的往事。而今,宝鸡申新纱厂旧址成功入选第八批国保单位。“大家只知道无锡新入选了3处国保单位,但还有一处人们可能不知道,就在宝鸡。”第八批国保单位名单出来后,杨建民就接到了宝鸡方面发来的信息。双方都很兴奋,认为宝鸡申新纱厂有着难以估量的价值,其荣升国保是实至名归,值得无锡记上一笔。

  宝鸡申新纱厂源于抗战期间,无锡荣氏企业的西迁。宝鸡申新纱厂旧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宏文路新风巷7号,南临陇海铁路,距渭河约1.7公里,北靠长乐塬,地势北高南低。旧址区域现存抗战时期全国最大的窑洞工厂(上图,现存窑洞19孔)、申新纱厂办公楼(右图)、仿无锡别墅建的乐农别墅、薄壳车间4处遗产。宝鸡市文物局方面表示,宝鸡申新纱厂旧址是国内现存保留较为完整的抗战工业旧址,见证了民族企业家实业救国的历史。当年在此开展的工业生产促进了民族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宝鸡申新纱厂的迁建及发展,为中国现代工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杨建民说,宝鸡申新纱厂的窑洞工厂,不但是国内现存最大的地下工厂,在世界工业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宝鸡申新纱厂旧址入选国保,填补了宝鸡市国保单位中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以及工业遗产的空白。

  1939年,无锡荣氏位于汉口的申新第四纺织厂迁至宝鸡。为防止纱厂再遭破坏,保证生产,最大限度支援前线,以纱厂经理、荣德生的大女婿李国伟为首的无锡人,因地制宜,在长乐塬山脚下挖出窑洞24孔,地下面积近24亩,建成了规模庞大的窑洞工厂,于1941年投产。带着荣德生“报效国家社会,在荒僻创造事业”的告诫,李国伟带领众人顶着日寇的轰炸坚持生产,支撑了整个西北战区的棉纱供应,从而闻名海内外。宝鸡申新纱厂也被林语堂称为“中国抗战时期最伟大的奇迹之一”,闪耀着无锡与宝鸡共同铸就的坚强不屈的民族工业精神。

  李国伟的孙子李明宪说起爷爷他们当年所建造的窑洞工厂,很是佩服。“至今觉得太有智慧了,既有效抵御了日军的狂轰滥炸,又保护了人民和设备的安全。”李明宪回忆到。据了解,当年无锡荣氏不仅迁去了纺织厂,还在宝鸡建了发电厂、造纸厂、面粉厂、机械厂等,宝鸡当地还有一批“申新子弟”,很多是无锡人。“可以说,宝鸡的工业基础是无锡人奠定的。”在杨建民看来,宝鸡虽然有着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但无锡人对其工业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据了解,为了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依托宝鸡申新纱厂工业遗产规划建设的长乐塬工业遗址公园目前正在施工中(下图),预计年底前对公众开放。无锡是工商名城,工业遗产众多,无锡在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方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比如建文创园区、文博场馆等等。无锡文史专家汤可可认为,宝鸡申新纱厂旧址的保护和利用值得肯定。他提出,工业遗址公园建设,关键在于遗产核心物项要界定清楚,任何人不能随便占有、变更、使用,明确保护责任主体,做好保护、建设规划,分步骤实施。此外,要注重历史资料的挖掘、整理和研究,放大遗产背后的文化内涵。期待以宝鸡申新纱厂旧址保护为契机,无锡、宝鸡两地可以加强互通互鉴,让有着“无锡血脉”的国保单位得到更好地保护,让无锡故事得以更广泛地传扬。

  (张月 文、朱吉鹏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