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时评

建设乡村道路要注重“个性表达”

  □ 田路

  发展农村交通、建设乡村道路不能搞一个模式“齐步走”,必须结合各地实际,因地制宜,探索适合当地的方案。可以有效借鉴,但一定要有个性表达,切不可盲目效仿。别人打造“1号公路”,我就建造“2号公路”,这种做法忽视本地村庄特点和乡土元素,自然也就难以产生品牌效应。

  前不久,宜兴市以江苏省最高分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并以此为契机,积极创建“宜路陶醉”农村公路品牌,推动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助力当地乡村振兴。不仅在宜兴,在与之毗邻的溧阳,“1号公路”因其新颖的创意、独特的设计,成为了网红打卡地,不断吸引着远近周边的众多游客,成为当地乡村旅游业的“颜值担当”和“实力担当”。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乡村要发展,交通当先行。以前,许多农村地区备受交通短板的困扰,丰产不丰收的现象时有发生,原因就在于当地交通基础设施落后,道路不通畅,出行和运输不方便。长此以往,导致发展滞后,城乡差距越拉越大。解决道路问题,补齐交通短板,不仅给农民的出行带来便利,还能有效带动当地特色种养业、农村电商和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发展,铺就一条脱贫致富之路。

  近年来,农村经济社会各方面事业不断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开始重视乡村道路建设。我市今年年初出台的文件中,专门提出要推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高建设标准、承载规模和通达程度,积极新建改建农村道路、桥梁。年初以来,为打造体现时代特征、江南特色的美丽乡村,我市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所有涉农市(县)都按照“四好农村路”的标准,积极开展道路优化建设,提档升级的农村道路越来越畅通发达。

  这些年,我市广大乡村地区在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满足老百姓便捷安全舒适出行需求的基础上,充分结合自然条件和农业基础,发挥乡村道路的串联作用,推进“公路+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有效衔接,推出了“锡山茶色生香二日游”等十余条农业休闲旅游精品路线,涵盖全市31个农业休闲观光景点,阳山“春花、夏桃、秋娱、冬浴”的四季乡村生活等被评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当然,发展农村交通、建设乡村道路不能搞一个模式“齐步走”,必须结合各地实际,因地制宜,探索适合当地的方案。可以有效借鉴,但一定要有个性表达,切不可盲目效仿。别人打造“1号公路”,我就建造“2号公路”,这种做法忽视本地村庄特点和乡土元素,自然也就难以产生品牌效应。以宜兴和滨湖为例,宜兴创建“宜路陶醉”农村公路品牌,该品牌路线呈现“一大环、四小环”。“一大环”串起了12个乡镇、11个景区和多个历史文化资源点。“四小环”结合片区特色,打造深氧陶醉休闲路、文化传承生活路、古镇儒风湖韵路和产业发展致富路;滨湖区拟通过打造“家塘+古道”模式助推乡村游,把美丽乡村环境和周边的山林资源进行充分结合,打造特色更“特”的湖湾乡村旅游,山军嶂古道、状元古道、冠嶂古道等成为当地“体育+农业”的典型代表。这两地的做法都各具特色,值得称道。

  打通乡村振兴的交通脉络,依托联网畅通的农村道路,服务沿途村民,创造致富机遇,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助力、增添新动能,这样创新务实的实践举措多多益善。

  (作者单位:无锡市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