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丽乡村更见活力
■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钱惠菊代表认为,改善环境,需久久为功。除了健全配套设施、优化村庄布局,还要在提升村容村貌、田容田貌、宅容宅貌上做精细化文章。
不少村庄电话线、有线电视线、电信和移动等网络用线仍乱糟糟缠绕在村庄中间,成为乡村景观的“败笔”;乡村公厕配套仍不到位,有些地方仅注重内部改造、有些不具备接入污水管网条件的地方仍采用化粪池模式。她建议完善供电通讯设施配套,对网线和电线杆等统一规范设置,废弃的及时清除;公厕要“内外兼修”,并采用生态治理方式实现粪污有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
■ 农房建设走向深入
在试点推动的基础上,今年我市将加大农房建设由点及面的推进步伐。从实践来看,全面推进仍需跨越不少障碍,如部分农民观念未转变、对农房建设有顾虑、用于建设的土地资源不足等。
路竹青代表建议,要通过细化政策设计,加紧制订、完善村庄建设规划,通过农村零散居民点归并整合、利用闲置厂房等用活存量建设用地,加强土地保障;对农民宅基地的所有权、资格权和使用权进行确权,更好地保护农民和村集体合法权益。同时要搞活土地使用权流转,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让更多的农民增强农房建设的积极性。要进一步简政放权改进审批服务,建设项目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可进行并联审批,而一些技术性的报批、报备手续可下放到区、镇(街道)办理,提高管理能效。
■ 改革增添产业活力
当前农村产业发展面临规划和土地空间小,资金不足等难题。“要加大改革力度,使农村产业活力倍增。”陈雪峰代表说。
农业要实现提质增效,就要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像宜兴丁蜀镇莲花荡将千亩水稻流转至村委,采用物联网管理、稻鸭共作生产模式统一经营,每斤大米售价增至20元还供不应求。
新经济时代,乡村产业发展不能再走“摊大饼”老路,而要注重撬动潜在的资源资产。要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各村进一步摸清资源资产家底并推进市场化运作,盘活农村面广量大的闲置住房、老旧厂房、零散用地,因地制宜开展标准厂房,农业、农旅等项目建设,推动经济向绿色、高效发展。
近年来开展的“百企建百园”工程对全市农村产业发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但当前农村发展仍需要大量资金、人才。他建议加大农村金融改革力度,进一步降门槛、优审批,让更多农民、农企拥有资金活水,加快发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