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寒假,锡城中小学里又平静了下来。许多孩子在家长督促下开启了新一个“阅读季”。相对寒暑假期间学生的阅读热情,学校图书馆(室)的利用率却不够理想。据江苏省教育厅日前对省内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利用学校设施的一项调查显示,有43%的学生表示从不去图书馆(室),23%的孩子很少去图书馆,常常去图书馆的占比为9%,只有6%总是去图书馆。
学生和家长:买书多借书少,没时间读
陆女士的女儿在市区一所学校上四年级,她坦言女儿读的书几乎都是自己买的,没怎么见孩子从学校借书读,“可能一学期就借两三次吧,有时候借回来的书家里有。”陆女士说,女儿的语文老师很注重培养学生阅读,每学期初都会列出一串书单,她和班里的家长都是二话不说马上买,从一年级到现在,每年买书至少花费1000元。借阅次数为什么这么低?陆女士的女儿直言,一方面对学校图书馆里大多数书提不起兴趣,另一方面是老师列的书单的书都来不及看,更别提额外增加阅读量了。
记者随机询问多组家庭了解到,“没时间”是他们往图书馆跑得少、借阅少的最主要因素。一位初中学生家长感慨,过重的学业负担挤占了孩子自由支配、阅读时间。不过就算知道症结所在,这些家长也不愿意让出时间给孩子阅读。
我市一所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透露,学生的图书借阅频率、借阅量等会被纳入考核。学校图书馆开放借阅的时间常在大课间、中午等,时间紧便实行整班借阅制,老师安排学生共读某本书时,班里派代表去借过来就行了。
图书管理员:旧书无处安放,利用率低
去年,教育部研制了《2019年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并部署开展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图书审查清理专项行动,优化藏书结构,提升图书馆的馆藏质量。但走访中发现,校园图书馆现在面临着新书保质保量上架有难度,大量旧书几乎只藏不用等问题。
凤翔实验学校的校内图书馆藏书有近10万册,按照要求每年新增的图书数量需达到生均一册。该校一名图书管理员说,近年来学校的在校生数量增加迅速,图书价格持续上涨,按要求配备图书的难度不小,“购书经费的数额是一定的,此前有个标准是生均一册书约20元。但这两年图书价格持续上涨,学生人数也在增多,既要确保不降低图书的质量,还需要达到每年、每名学生增加一册书的要求,太为难了。”
学校图书馆里的旧书怎么处理?增新剔旧有没有制度?在我市一所有3000多人的小学里,记者看到图书馆人员在整理新购入的书目。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根据要求每学期新增一次图书,不常借阅的书都被放入旧书库密集收藏了。被问及这些旧书如何处理,该工作人员一脸可惜地说:“旧书都是学校的固定财产,淘汰下来也不能随意处置。我们学校办学时间长,旧书越积越多就这么堆着,挺浪费的。”
专业人士:多种途径让图书馆“活”起来
校园图书馆“静悄悄”的状态如何改变,才能让校园里的图书“活”起来,增添人气?
探访发现,缩短学生与图书的距离,是不少学校采取的有效举措。不少小学把新采购的图书直接漂流进各班送到学生手里。还有学校在教学楼里设置了电子借阅书柜箱。此外与图书馆合作,有效利用图书资源也值得借鉴。凤翔实验学校与毗邻的梁溪区图书馆民丰分馆的少儿馆开展合作,学校与图书馆间架起了一道长廊,学校的图书馆专职人员根据各年级安排,定期引导低年级各班学生到少儿馆借阅图书。“我们从学生入学起就引导他们养成借阅图书的习惯,也会引导他们阅读各方面的图书,拓宽阅读面。”前不久该校二年级(4)班前往图书馆借书时,班主任介绍道。
学校图书馆管理员蒋莹认为,复本较多被密集收藏的旧图书,完全可以通过捐给社区、乡村图书室或者偏远地区等,让更多人获益。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让校园图书馆让家长甚至更多市民受惠则是另一种“盘活”思路。记者梳理发现,此前有媒体报道,去年3月杭州滨江区多所中小学利用人脸识别技术,为家长提供免费借阅服务。“我市目前还没有学校图书馆向市民开放,不过这种做法值得借鉴。利用科技手段扩大校园图书馆的利用空间,提高公益性。”市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负责人说。
(陈春贤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