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保健周刊

尿蛋白“+”号少未必肾功能损伤轻

  黄老太患慢性肾炎,早期尿蛋白在2-3个“+”,到后来尿蛋白变成了一个“+”,看着指标好转,她还有些高兴。但是,日渐感觉身体浮肿乏力的她还是在医生的一再劝说下做了肾穿刺,结果查出已有部分程度的肾衰竭。市中医医院中医经典科副主任毕礼明提醒,肾病患者不能单看尿常规“+”号的多少来判断病情的轻重,应让专科医生综合评估病情。

  时下,很多肾病患者都知道,一个简单的尿常规就能反映肾病的相关情况,因此,不乏患者认为,尿蛋白“+”号少了,就表明肾功能好了。黄老太早在查出肾病的早期,尿蛋白三个“+”号,后来降到一个“+”号了,自以为病情有好转。实际上,黄老太是慢性肾衰竭后期,由于肾小球硬化了,大量肾单位毁损废用而纤维化,蛋白质不能随尿液排出体外,因此尿蛋白就会逐渐减少或者突然减少,但这并不代表病情好转和治疗效果满意,而是病情严重了。

  毕礼明介绍,尿常规里的蛋白“+”号只是评估蛋白尿的半定量指标,对于蛋白尿还要分肾小球性、肾小管性、溢出性等。对于肾小球疾病,如慢性肾炎,除了上述提到的肾小球硬化外,这个“+”号多少与尿液的比重有很大关系,如多饮水,尿液中蛋白被稀释了,“+”号就少了。另有一名患者因为夜尿增多就诊,查了尿常规蛋白阴性,但是查尿β2微球蛋白明显升高,进一步查尿蛋白定量1.2克左右,肾功能血肌酐110微摩尔每升,经肾穿刺,病理提示间质性肾炎,给予激素治疗后肾功能恢复、尿蛋白定量也正常。也就是说,有时候尿常规未见异常,不能代表就没有肾病。

  当然,还有一些肾炎患者,如微小病变型肾炎及轻度局灶性系膜增生性肾炎,临床上可出现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量很高,但肾组织的病理改变却较轻。毕礼明建议,患者还是要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指标等综合来判定,必要时还要肾穿刺。

  (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