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晓红
现在的学校和家长往往把学习成绩作为孩子有美好前程的唯一条件,在“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一片认可声中,让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家务事等一并由家长代劳成为普遍现象。学做饭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是一件很遥远的事,因为他们可以点外卖、下馆子,反正不会饿着自己。有报道称,因疫情期间不能出门,一些不会做饭的年轻人在家中竟吃了一个月的方便面和面包。
许多朋友说,自己小时候上学都有劳动课科目。一位朋友曾就读于南京市第五女子中学,当时每周有两次劳动课,内容是到织袜厂织袜子,后来这位朋友自己还会拆手套纱线织袜子,空闲时会织毛衣给家人和子孙。自己动手学会一项技能,于物资困难时期能解决生活窘境,生活条件好了给亲人手织衣裤也传递了温情、亲情和爱情。当然,烧菜做饭于很多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是小菜一碟,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上一顿自己烧出来的热乎菜,更是一种幸福。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大学生毕业分配前后单位会安排一段时间参加劳动,有的是到工厂给工人师傅打下手,有的是到农村参与秋收。一位清华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工厂任总工程师的朋友讲,他分配到工厂并不是马上去技术科报到,而是下车间站了一年车床。
培养真正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优秀接班人,不仅要学习成绩好,也要爱劳动、会劳动。希望学校和家长都能注重对学生的劳动教育,把孩子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作者系退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