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太湖周刊

北塘大街的变迁

  郁有满

  编者按:锡城北塘吴桥至江尖大桥河段虽然不长,但却是古运河穿越古芙蓉湖的主要遗迹,更是无锡米市及四大码头发展的见证。这里仍然存有的粮食仓库、米面加工遗址等历史文化印记,在我市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工作中,将成为一处集中展示带。地方文史学者郁有满老师近日撰文,为读者讲述——

  战国时,春申君黄歇治芙蓉湖(无锡湖)“立无锡塘”,始有“塘”河、“塘”岸之名。运河也即塘河。汉代有了无锡县城后,即称北门外之塘上,习称北门塘、塘上、北塘。

  北塘大街最早是沿运河的一条塘岸,原是无锡往北的一条重要驿道。从无锡驿站出城门去常州,就从这条塘岸上经过。现三里桥位置的地底下还有当年驿道铺就的条石。清光绪《无锡金匮县志》载:“北门外大街,出控江门,过莲蓉桥,转北塘,至北马(码)头。”北码头即接官亭弄口。

  至民国,按历史习惯,北塘大街以秦栈弄为界划分为北塘东街、北塘西街。在1929年《无锡市政筹备实录》所记载的“市区街巷里弄门牌调查”中,北塘东街有182号,北塘西街有183号,还有北塘东(街)沿河53号,北塘西(街)沿河62号。1937年11月,日军侵占无锡,放火焚毁北塘商市,1938年重建房屋。这年,有江阴祝塘永平乡乡长、王畅茂米行主王仲卿写信回家称:“北大街、塘上、江阴巷均已重起新屋,筑成马路。”

  新中国成立后,北塘东街、北塘西街合并,地名正式改为北塘大街,靠外侧的沿河命名为北塘沿河。

  北塘大街以北的运河,因古芙蓉湖的关系,河面宽阔,附近又多河浜,船只往来与停泊十分便利。又有黄埠墩,往西之水路可通惠山浜,成为历代名人游惠山的必经之路。这都为近代北塘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得天独厚的基础。

  北塘的兴盛除了运河因素以外,还有桥梁的因素。自筑县城后,通往北门外的莲蓉桥建于唐贞观三年(629),百姓俗称“大桥”,称大桥附近之地为“大桥下”。明代王其勤抗倭寇筑城,新建北水关,遂有北吊桥。北吊桥至莲蓉桥一段后来成为北大街的基础。直至宋元时代,北塘大街仍多芦滩之地。

  一个很重要的节点是明朝万历年间,米市在莲蓉桥一带出现。这是无锡最早出现的米市。清乾隆年间,建筑了从高桥至接官亭弄的堤岸,并在接官亭弄至莲蓉桥的塘岸上铺成石板路,通行始便,北塘开始人烟增多。如蔡氏,继元代始迁此后,又有一支蔡氏从东乡西仓移居此,晚清时买下大量地块,并产生了蔡墅巷、蔡家弄等地名。实业家蔡兼三曾出资修补过北塘大街。

  北塘真正的发展是在太平天国战争之后。由于江浙到无锡办漕,北塘米市遇到了兴起的时机,市面渐兴,堆栈渐建。至1883年,无锡已形成八段米市,尤以北塘、三里桥为最盛。1908年,原设在上海的粮道衙门迁至无锡,总办漕运事宜,史称“南漕北移”。到1910年,无锡已有粮行143家,其中北塘段有41家,三里桥段有40家。清末,无锡的商业中心逐渐由南门向北门转移。至民国,北塘一直是无锡商市中心之一。以米业为中心,有米豆行70余家,粉面业38家,其他各类商家达130家左右。南北山货行也很出名,山货行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每天货物在北塘沿河装卸、过秤,运进运出,十分热闹。为遮阳防雨,沿河街上还搭建了过街棚。1903年《锡金乡土地理》记道:“北塘一带市街三里,人烟稠密,商船咸泊于塘岸,往来米艘皆集于此。”

  由北塘的发展还辐射到周围江阴巷、顾桥下、北栅街等,都是商业市口。莲蓉桥两侧的布行弄、江阴巷是布码头集中地。1896年,莲蓉桥两旁已有20家钱庄。到1942年,有42家银行和各式钱庄。北塘河对面的蓉湖庄、江尖则成为堆栈仓库重地,并建有九丰面粉厂等。随着时间流逝,北塘大街米市逐渐衰落。

  北塘大街往时有4个主要渡口,分别可通往运河对岸的南尖、横浜口转江尖、丁港里、李家浜转五里街等地。20世纪90年代江尖大桥建造后,渡口已无。北塘沿河建有不少码头,用以泊船卸货与百姓洗刷,甚至可下水游泳、吊船。

  1992年,北塘大街由原来的宽8米增加至30米。后历经改建,这一带渐渐形成新的商贸区。

  如今,一些清末民国米业主、西漳船造船业主的老建筑因未及拆迁还幸存着。有专家建议,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多保存一些原汁原味的风貌,处理协调好城市建设与保护历史文化、生态环境的关系,尤其在具体细节上设计好、做精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