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香顺
朱自清的散文名篇《匆匆》开头写道:“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是什么让杨柳再青、桃花再开?是春风的吹拂。中国东部是典型的季风气候,春天风从东方吹来。春风“吹面不寒”,人们的四肢百骸渐渐舒展。春风让冰河解冻、土壤松软、植物复苏,“春风桃李花开日”,纷红骇绿、美不胜收。“春风花草香”“春风日日吹香草”,沉醉春风里,让人忍不住深嗅植物的气息。“春风啼鸟更绵蛮”,鸟儿在春天动听、欢快地啼鸣。春天带来了全新的体感以及视觉、嗅觉、听觉感受,人的心情也因之愉悦。中国古典诗歌中,描写春风、东风的诗句不胜枚举,春风也具有丰富、生动的象征意蕴。这里选取了四首唐宋诗歌,让我们体味诗歌中的春光流转。
李白《落日忆山中》:“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李白是写春、咏春的高手,他以“春”为题的诗歌有《春思》《春日行》《阳春歌》《江南春怀》等。这两句呈现了随着春天的到来,在春风吹拂下,百花渐渐开放的情景。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我”字的运用。山中的花树自开自落,本来并没有主人;李白在这里用了一个“我”字,就以主人自居。这一句主观色彩强烈,流露出欣然自得的情绪,体现了物我关系的融洽,用王国维《人间词话》里的话来说,就是“有我之境”。
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东方风来满眼春,花城柳暗愁杀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共十二首,这里选取的是关于三月的开头两句。这两句节奏明快,风格明媚。“东方风来”是“因”,东风是缥缈的;“满眼春”是“果”,春天是可视的。正是因为东风的吹拂,才带来明媚的春色。“花城柳暗”是春的具象,花、柳是最具代表性的春天景物,整个城市遍布鲜花,柳树叶茂荫浓。“愁杀人”是人的感受,即“愁煞人”,是形容那种为春、为花迷醉、癫狂的心理。许多诗人描写过这种心理,如杜甫“不是爱花即欲死”、陆游“为爱名花抵死狂”,“狂”和“死”比“愁”还要更进一步。“东方风来满眼春”洋溢着勃勃生机。
朱熹《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首《春日》语言秀正,风格俊朗。表面上是写游春观感,其实是一首哲理诗。诗中的“泗水”是指孔门,因为孔子曾在洙、泗之间讲学,教授弟子;洙水、泗水都在今天的山东境内。“寻芳”是指求圣人之道。“无边光景一时新”是形容儒家经典的别开生面、美不胜收。“等闲”是不经意之间,“春风面”是形容儒家思想的真谛。“万紫千红”比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朱熹认为,儒家要义的领会要通过阅读儒家的经典。“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两句优美而富哲理,成为经典名句。人类文明虽然有不同的形态,但是各有其美、殊途同归,用朱熹的话来说就是“理一分殊”。
谈到春风,又怎能忽略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是属于我们江苏的名篇。“京口”是镇江的古称,“瓜洲”在扬州南面,“钟山”在南京城东。“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了江岸美丽的春色,寄托了诗人的情思。“绿”这里用作动词,这是王安石有名的“炼字”的例子。唐代丘为《题农父庐舍》有“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的诗句,王安石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绿”字从春风吹过以后产生的奇妙效果着想,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宋代洪迈《容斋续笔》卷八记载,苏州有个读书人藏有王安石这首诗的原稿,初写时是“又到江南岸”,自己圈去“到”字,注释道“不好”;继而改为“过”,又圈去;再改为“入”“满”……这样一共改了十几个字,最后才定为“绿”字。“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又”字写出了季节轮回、岁月流逝的淡淡惆怅。唐代唐彦谦有一首《春草》,“萋萋总是无情物,吹绿东风又一年”中的“又”字用法类似;“萋萋”,形容春草碧绿、茂盛的样子。
“纸上得来终觉浅”,我们还是到大自然中,亲炙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