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教育周刊

以现代科技助力 传统艺术教学

  □ 有德乡

  当前关于声乐演唱与教学方法的研究方兴未艾,但深入研究的成果不多,总体而言在研究范围与研究深度上都比较宽泛。看了江南大学人文学院音乐系李恩忠副教授的论文《“数字模型”辅助声乐教学探索》后,我颇受启发。多年的舞台实践经验和大学声乐教学经历,使李恩忠副教授积累了丰富的声乐教学经验,他对探索出一种新的声乐教学方法颇有心得。

  除了进行常规的声乐教学工作外,李恩忠副教授还将当代数字化多媒体技术运用于音乐教学,通过“数字模型”将教学内容进行直观化演示,借助数字化设备将演唱过程中的呼吸、发声、音色处理等运行状态与机理进行了详细的数据记录,并对用词模型展现演唱时各器官所需要达到的理想状态进行深入剖析,这样就为声乐训练提供了一个相对客观的参照,解决了传统训练方法过于依赖演唱者个人领悟力的局限。数字化科学技术为声乐学习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使得声乐教学过程更加直观、科学,更加具有互动性,使教学手段不断具象化与形象化。

  李老师与数媒专业的老师共同协作,横跨音乐学、计算机科学、传播学和管理学等学科,对智能交互背景下的声乐演唱与教学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声乐演唱教学模型,通过电子传感器捕捉人体发声所运用各部位的运行轨迹进而构建声乐演唱“数字模型”示意图,利用肌体三维动态图形和声波律动形态直观地告诉演唱者应掌握的肌体发声状态和科学的声音律动,辅助演唱者更准确地把握声乐教学的要求。进而对“数字模型”辅助教学原理的直观性、客观性原则进行分析,形成并完善了“以学为主、以研为先、以演为辅”的一整套教学方法与体系,紧密结合国家虚拟现实技术发展的需求。

  李老师用“数字模型”辅助教学,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从教育观念、课程结构、教学方法等三个方面来重新建构,他所创设的“艺术课堂”实践音乐会,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亲身体验使学生的演唱、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与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江南大学人文学院音乐系师生在无锡大剧院、江南大学文浩馆等平台进行表演的场次逐渐增多,学生的表演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形成“教、研、演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的鲜明特色,学生真正做到了主动听、主动演、主动做。“数字模型”辅助声乐教学在江南大学音乐系的声乐教学中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受到一致好评并获得一系列奖项。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江苏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师范大学泰州音乐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