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为基础教育中的难题“把脉开方”

建专业校医队伍 整治“超级中学”

  唐江澎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

  □本报记者 陈春贤

  疫情防控期间,校医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也引起了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的注意。5月21日,唐江澎与本报记者以及锡山高中学生代表视频连线,分享了他带上两会关于基础教育阶段专业校医队伍建设、治理“超级中学”等方面的提案。

  ■ 为2亿中小学生配齐、配足、配强校医

  校医与国内2亿名中小学生健康息息相关,中小学校园里应当配备一支专业队伍。疫情发生以来,唐江澎经过系统调研后发现,中小学校在卫生保健和防疫方面存在短板,校医存在配备缺口较大、专业化程度偏低、管理机制不顺等问题。“这并不是一所学校、一个区域的问题,是一个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唐江澎分析,国家对学校配备校医提出了职业资质与临床工作专业年限的要求,学校直接从医科大学应届毕业生招录校医的可能性很小,但把医院内有临床经验的医生调入中小学却存在体制障碍。此外,校医在学校既没有常态化的晋升机制,待遇也无法体现其专业特性。这些问题导致校医岗位吸引力下降,影响了校医队伍的专业性和稳定性。

  “校医的问题虽在疫情期间凸显,还需要在平时系统地解决。应当为全国2亿名中小学生按照标准配齐、配足、配强专业校医。”唐江澎建议,由国家卫健委牵头,在构建新一轮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中,将中小学校的校医配备与管理整体纳入,系统解决专业校医队伍配置、建设等问题,发挥好校医的作用。“可以在医疗卫生系统建立相应的服务和管理体制,专设校医编制以及校医专业职称评审序列,把专业的人放在专业的环境中,让他们得到专业发展。由医疗卫生机构与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向学校派驻校医,学校依法依规实施购买服务。校医作为医疗卫生机构派驻人员,可以独立行使包括学校疾病预防与控制、近视率检测等职责,还能避免学校管理中出现漏洞。我总结为16个字:‘人在医卫、用在学校、购买服务、行业监管’。”

  ■ 整治“超级中学”,重振“县中”教育

  一所学校强大起来,一批学校倒下了,近年来部分地区出现“超级中学”现象,引发社会争议。唐江澎认为,要集中整治“超级中学”,重振“县中”教育,营造均衡发展的教育生态。

  在他看来,“超级中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历史名校,也不是升学率高的学校,具有三条突出特征:以跨地市“掐尖”招生为主要手段,聚集优质生源;以“清华、北大”升学人数为主要标志,打造学校品牌;以野蛮、近乎残酷的应试为教育模式,在复制中扩大办学规模。“‘超级中学’把‘尖子生掐光、好教师挖光、清北指标占光’,人为制造了优质教育资源紧张度和稀缺度,直接导致基础教育生态的整体恶化和教育水平的整体降低,一些地区出现了县中‘塌陷’现象。”

  唐江澎分析,“超级中学”现象的存在,问题在学校,根子在政府。地方政府教育政绩观的偏失与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高中跨地市招生的不作为,是“超级中学”野蛮生长的根本原因。一方面要由国家层面相关职能部门牵头,多方联动开展“乱招生”专项整治。各地严格贯彻国家政策,严禁高中阶段跨大市招生。对高中跨地级市招生问题突出的省,要进行教育生态治理问责。另一方面要振兴“县中”,探索促进省域内地市高中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机制,使贫困、落后地区的孩子不出县就能在优质高中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