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太湖周刊

在多元包容、传承发展中 赋能新型文化生态

——《澳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研究》读后

  季羡林先生曾说:“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上,文化交流有过几次高潮,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一次,是西方文化的传入。这一次传入的起点,是明末清初;从地域上来说,就是澳门。”澳门虽说只是我国南方的一个弹丸之地,因历史的风云际会,在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文化区。澳门历史城区是中国境内现存最古老、最集中的中西式并存建筑群,不仅充分体现了中西多元文化、不同宗教与生活的交融与尊重,也是中国文化乃至全人类文明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资源。有效保护和管理好澳门世界文化遗产,对于传承民族优秀传统的历史文明,保护文化和生态多样性,营造遗产地地域特色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化遗产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像澳门这样的世界级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自澳门申遗成功以来,关于澳门研究的著作层出不穷,但鲜有能系统总结澳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方法论的学术专著。江南大学教授朱蓉博士撰写的《澳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研究》一书则很好地填补了这一空白。此书基于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诸多问题与挑战,从经济、环境、社会和文化等多层面,提出有机协调澳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系统化整体理论和策略引导,是首部完整探究澳门历史城区保护管理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力作。

  该书全面系统阐述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基本理论、内容、趋势与先进经验方法;同时从遗产学、城市设计、管理学等多学科角度出发,针对澳门历史城区以及城市典型地段开展规划设计研究,提出可实施的保护管理方法;最后构建澳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框架。该书的一大亮点在于立足于国际前沿所进行的实证研究,从英国爱丁堡世界文化遗产国际经验的分析总结,到针对澳门历史城区保护管理具体问题与实践操作的阐释,中西融汇,理论结合实际。该成果大大丰富和拓展了后申遗时代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内涵与范畴,促进了与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管理领域的理论接轨和对话交流,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和开发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当代城市转型中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设计提供了借鉴,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作用。

  全书20余万字、100余幅照片,图文并茂,汇集了朱蓉博士十多年从事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与澳门城市规划设计的科研成果,其中包括大量的史料信息、现场照片、设计分析等,是目前我国有关澳门文化遗产研究的一部理论研究精品专著,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该书的出版不仅为澳门历史城区的保护与管理积累了翔实而宝贵的基础资料,充实和发展了现阶段中国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基础理论,也为建筑学、城市设计学等学科领域,以及当前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整体性环境保护、设计导则和社会公共管理运行机制等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要始终坚持以文化多样性为核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赋能新型文化生态,不断铸就中华文化的自信与新辉煌。《澳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研究》便是从遗产保护与城市规划设计入手,解读国家文化战略、分析文化遗产保护案例、探索城市永续管理与发展的经典图书之一。此书也成为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精选学术奖励金的研究成果,传播优秀澳门文化,助力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教授、博导 周武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