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对经济领域微观持续关注彰显政府治理能力

以标准制定引领 经济高质量发展

  高亚光 全国政协委员、无锡市副市长

  □本报记者 高飞

  作为长期工作在经济领域一线的地方领导干部,全国政协委员、无锡市副市长高亚光在历届两会上都有很多关于产业发展的精彩观点,此次,她关注的依然是经济发展领域微观层面的问题。5月22日,高亚光分享了此次会上提交的关于加快完善国家强制性标准制修订机制、关于加快从“证照分离”走向“照后减证”两份提案,并谈了对最新出炉的政府工作报告的感受。

  ■ 以标准制定奠定高质量发展“基调”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基础性制度。高亚光认为,从制造业环节看,国家强制性标准,对于提高制造业发展水平、引领制造业技术发展、提高制造业产品质量至关重要。经过细致调研,她发现,截至2020年3月,我国现行有效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有2193条,以发布时间统计,标龄在5年(国家标准有效期一般为5年)以内(2016年至今)的国家强制性标准286条,占13.04%,换言之,有将近87%的标准正在“超期服役”。“目前54.31%的国家强制性标准发布时间超过10年,总体标龄较长,部分技术指标已远远不适应于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技术水平的发展,影响了相关标准的权威性、科学性和合理性。”高亚光说。

  “强制性国家标准体系的完善和标准水平的提升刻不容缓。”高亚光提出,对于标准,要进行分类化的制修订,国家强制性标准数量要遵循少而精的原则;事关产业发展的标准,要更多发挥市场机制的配置作用,鼓励和支持企业和社会团体完善从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到产业化推广应用的全过程,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加强制造业的国内外标准比对,加快世界制造业强国先进适用的国际标准转化为中国的国家标准,积极争取将我国先进领域的国家标准及国内企业的先进标准升级转化为国际标准。

  ■ 从“证照分离”走向“照后减证”

  当下,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推进营商环境建设,“证照分离”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点之一。长期工作在经济领域一线的高亚光敏锐地发现,即便如此,商事活动中“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情况依然存在,困扰着企业。“国务院累计推出的适用全国的106项实行‘证照分离’改革事项中,保留和需要审批占比达79.25%,申请人的获得感不强。”

  提案建议,依据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要求,按市场、市场主体、社会(行业协会)、政府,分门别类地作出进一步的处置或处置建议,最大限度地走向“照后减证”。“该保留的保留,比如涉及国家政治安全的出版业的设立,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特定金融行业、垄断行业的设立等专业复杂性较高的事项;该消减的消减,对于一些审批权从中央直接下放到县(市)、区、甚至是乡镇(街道)一级的,应当一律取消”,高亚光说,该合并的要合并,由于部门的合并、重组,许多原来分散在不同部门发放的“定量”许可证归并到了一个部门,应当予以合并发放,“当然这一切都需要法律的保障。”高亚光说。

  ■ 稳住上亿市场主体走出疫情困局

  高亚光委员在现场聆听政府工作报告后感受颇深,“不确定经济目标并不意味着放任经济下行,无论是‘六保六稳’,还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经济运行依然事关全局,需要全国上下一起努力。” 她表示,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着力稳企业、保就业、保民生,必须稳住上亿的市场主体,尤其要尽量帮助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去年已经实施的减税降费政策,今年还会继续加大力度。报告中还提出了要依靠改革来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的新动能,“特别要推动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的联动”,她说。

  结合无锡发展实际,高亚光认为,得益于近年来产业强市主导战略和创新驱动核心战略的实施,我市经济运行质量非常好,但突发的疫情对一季度影响比较大,“好在4月份随着复工复产经济非常快地满血复活,从中可以看出无锡经济强劲中蕴含着韧性。”虽然全球经济发展存在不确定因素,但是她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的领导下,在诸多利好政策的强力支持下,政府和企业信心十足,“既要踏实地埋头拉犁,同时也要学会抬头看路,要抓住机会化解风险,积极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