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保健周刊

孩子矮小,从上幼儿园起就要看医生

  一名矮小女孩由于轻信偏方延误了正规治疗,检查发现目前骨骼生长已接近闭合,预计成年身高很难超过1.50米,家长后悔莫及。近日,无锡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徐旭介绍,如今,家长对孩子身高普遍重视,但是,一旦怀疑矮小,一定要到正规专科就医,确诊后要接受正规治疗。记者发现,从数年前无锡市儿童医院、江大附院(四院院区)、八院开出内分泌相关门诊外,近年来,无锡市二院、惠山区人民医院等也纷纷开出治疗矮小儿童的门诊,而且每家医院患儿就诊数量几近饱和。

  孩子长胖,也会影响长个子

  徐旭介绍,她从1996年起就接诊儿童内分泌疾病,当时该院只有她一名医生看这些疾病。从2014年推出固定的内分泌专科门诊到现在,科室已有11名医生看这些疾病,尽管一周7日天天有门诊,还是有人挂不上号。今年疫情导致了超长版寒假,很多儿童宅在家饮食多、运动少,3个月胖3-5公斤的患者很多,少数体重增了8公斤以上。肥胖儿童中,就有部分人出现了性早熟,而性早熟使骨骼提前闭合,影响长个。

  江大附院(四院院区)儿科副主任医师马亚萍介绍,性早熟指的是女孩8周岁之前出现乳房发育,10周岁之前出现月经初潮,男孩9周岁前出现睾丸增大。性早熟的女孩可以表现为乳房增大、月经初潮提前,还有体毛出现,男孩可以表现为睾丸增大,体毛出现。总体来说,现在家长对孩子性早熟可能影响将来身高等问题比过去更关注,今年疫情期间每周六小儿内分泌科门诊由原来的半天增加至全天,仍需限号才能完成一天的工作。

  身高矮小,还可能预示其他疾病

  矮小并非只有性早熟一个原因,有些矮小症其实预示着其他一些疾病。八院儿保科主任冯仪介绍,一般来说,矮小症除遗传、营养不良、睡眠习惯外,生长激素缺乏、甲状腺功能低下也是导致身材矮小的因素,此外还和一些肿瘤导致的内分泌紊乱有关。如一位6岁男孩子出现阴茎增大,来医院检查后,发现是脑内长了一个肿瘤,导致内分泌紊乱。

  马亚萍介绍,目前临床上可用标准差法和身高百分位法来判断身材矮小,即儿童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地区、同种族正常儿童身高标准的第三百分位或低于两个标准差,可诊断为矮小症。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在幼儿园排在前三个,小学里坐在第一排,或社区医师告诉家长“孩子生长落后了,该去专科医院看看了等”,家长就应带孩子到小儿内分泌科医师处就诊,查明矮小的原因,进行相应治疗。

  无锡市二院矮小症门诊叶燕娟介绍,矮小症在临床上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最佳的治疗时间在3到12周岁,孩子的年龄越小,骨骺的软骨层增生及分化越活跃,对治疗的反应越敏感,留给医生治疗的空间也就越大,药物促生长效果越好。

  基层初筛,有助于家长及早干预

  目前,矮小发病率在儿童中占到3%,但是就诊率还只有1%。惠山区人民医院儿童生长发育门诊医生狄云霏经常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辖区孩子家长普及儿童生长发育方面的知识,并指出轻信虚假广告、采取不恰当治疗的危害,力争让家长在面临孩子的一系列生长发育问题时不至于走错路,或错失最佳的治疗时机。

  徐旭介绍,开头提到的那名女孩是典型的性早熟引起矮小症,8周岁多,身高1.40米不到,去年底发现有早发育迹象,因为当时马上要期末考试,家长说待考完了再来就诊,结果后来有人介绍服中药,服药三个月后不见好转,后又因疫情耽搁就医。等到今年5月来就诊,骨骼快闭合了,后期治疗效果明显打折扣。如果家长及早了解,掌握相关知识,就不会走弯路。

  徐旭介绍,观察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首先要判断孩子的身高是否在正常范围内。一般正常的足月新生儿身长50厘米左右,出生后第一年生长最快,身长可增加25—30厘米,即1岁的孩子身长可达75-80厘米。出生第二年身长增加10-12厘米。2岁以后至青春发育期前(即女孩10岁,男孩12岁前)每年身高增长5-7厘米。如果此期间每年身高增长在5厘米以下,则表示生长速率不正常。青春发育期(即女孩10-18岁,男孩12-20岁)生长可再次加速,女孩平均每年增长8-9厘米,在整个青春期身高可增长20-25厘米;男孩平均每年增长9-10厘米,在整个青春期身高可增长25-30厘米。如果父母发现孩子的身高增长与上述规律不符,就应引起注意,及时到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卫文)